课件编号19806229

14 诗词三首 水调歌头 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5次 大小:13985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课件,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有人说中国的月亮“一片冰心”,它寄托古往今来诸多文人雅士的美好情感。也有人说,随意拾起一本古诗文的书,轻轻摇晃,哐哐当当地能掉下好几轮的明月。今天我们一起拾起苏轼那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明月,学习他的《水调歌头》。 第14课 水调歌头 苏轼 1.理解诗句的含意,鉴赏苏轼豪放的词风 2.分析诗歌意象,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01 晓常识 姓名: 籍贯: 作品: 身份: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诗文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等。 02 知背景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苏轼差至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03 识文本 自主学习 1.朗读诗歌,注意停顿。 2.根据注释把握诗歌大意。 3.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4.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朗读诗歌,注意停顿。 03 识文本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3 识文本 2.根据注释把握诗歌大意。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来问一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03 识文本 03 识文本 3.词的小序有什么作用 词的小序交代了写本词的时间和目的。 03 识文本 4.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下阕:写对月怀人,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着重写睹月思人,抒写对弟弟苏辙的深切怀念,写得惋恻缠绵而又富有理趣。在词的最后一句,作者以超迈豁达的心情表达了对弟弟的祝愿:但愿我们都能健康常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光。 上阕:写作者在“天上、人间” 的徘徊和矛盾。是写景想象,写见月思念君,有所企盼又万分无奈,而欲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内心矛盾。 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搂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这里也指政治遭遇,想回朝廷,但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 由于无法排解内心的困惑,词人便想乘风飞往月宫去,但又担心在高寒的月宫自己难以承受。这就流露出词人“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2.“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弄”字意即“戏弄”,既反映了词人内心无法排遣的孤独感,也反映了词人孤芳自赏、矢志不渝的政治抱负,一个“弄”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