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5收玉米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教科书通过“收玉米” 这一有趣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问题。教科书设计了三个问题。本节课首先从情境中引出减法问题,然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用竖式计算减法,并对竖式计算时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三个问题串成一线,步步提高。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探究算理的过程中,感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与归纳等思维能力。通过创设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竖式的算理。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算一算,连一连。 (2)用竖式计算,并说说用竖式计算需要注意什么? 2.导入新课课件出示: 师:这是什么季节?学生:秋天。师: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正如我们看到的,可以收获粮食、水果,那在学校里都可以收获什么呢?学生自由说说。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来比一比,看谁的收获最大?你瞧!今天,淘气和笑笑一起来到田里,帮爷爷收玉米。板书课题:收玉米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通过交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做准备。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 任务一:解决“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课件出示:师:淘气和笑笑收了多少玉米?学生观察,然后回答:笑笑收了42个玉米,淘气收了57个玉米。师:根据知道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学生1: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学生2:淘气比笑笑多收了多少个玉米?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应该怎么列式?学生独自思考,然后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一样的,都可以用57-42来计算。师:怎样计算57-42呢?用课前准备的小棒和计数器自己试着算一算。学生独自计算,师巡视指导。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学生:我用计数器,先拨出57,十位拨走4个珠子,个位拨走2个珠子。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一过程吗?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先算50-40=10,7-2=5,再算10+5=15。师:用小棒怎么计算呢?学生:先摆5捆7根,从整捆中先拿走4捆,再从单根中拿走2根,还剩15根。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这一过程吗?学生:先算57-40=17,再算17-2=15。师:用计数器和小棒我们解决了: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之后,要写上单位和答语。师生一起口答。 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把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分别转化成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一位数加整十数,同时借助小棒和计数器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道理,为接下来学习竖式做准备。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任务二:用竖式算一算师:刚刚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来算出结果 学生:摆小棒和计数器。师:那除了这两种方法,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吗 学生: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师:那么用竖式怎样计算呢?想想,在竖式中,要先写谁 学生:先写被减数。师:写在哪里?学生:5写在十位上,7写在个位上。师:那么接着写谁 学生:再写减号和减数。师:怎么写?学生:减数42写在被减数的下面,十位对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