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07458

3.2.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5-2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31084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2.2,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地理
     海陆分布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运用示意图,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综合思维) 2.运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分布,掌握季风的形成及分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3.结合资料,说明季风气候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学习任务 目标一:阅读教材,掌握气压活动中心的分布和季风的形成、分布。 [情境] 阅读教材P.50—P.50“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的图文内容。 任务1:读图3.12、图3.13,分别说出南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有何不同特点。 任务2:北半球的气压带呈块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任务3: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任务4:读图3.14,说明亚洲1月、7月风向的季节变换情况;比较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在冷暖、干湿性质上的不同,并说明理由。 任务5:将图3.12、图3.13与图3.14相对照,说明冬季、夏季亚洲大陆和太平洋上气压分布的特点,说出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原因。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气压带的带状分布。尤其是北半球的陆地比重相对较大,对气压带的影响更为明显。 (1)北半球7月份的气压中心 北半球,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洲大陆夏季增温强烈,亚洲热低压(又叫印度低压)最为突出,这就使副热带高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夏威夷高压和北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 (2)北半球1月份的气压中心 北半球,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是亚洲高压(又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最强,控制范围最广。亚欧大陆的东部几乎都在它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北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 2.季风的形成 受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形成了季风环流,如下图所示: (1)冬季 (2)夏季 3.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亚洲低压中心出现在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此时,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为(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下图为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的季风风向。据此,完成4~6题。 4.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5.下列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6.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B.正值1月份前后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B地寒冷干燥 目标二:结合资料,理解季风的形成,并运用季风环流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情境1] 下图是大气环流的学习路径的示意图。 任务1:该学习路径对大气环流内在逻辑的把握是否准确?说明理由。 任务2:如果要在图中有疑问号的色块内填上相关内容,你准备填写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 任务3:对大气环流的学习你还有“软肋”吗?说出来向老师请教或与同学交流? [情境2] 600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历经28年,7次远航,出访30多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和美洲,堪称史无前例的航海之旅。研究表明,在没有“发动机”的时代,郑和船队的航行动力主要来自季风活动。他七下西洋所经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