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07481

第4章 章末小结 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5-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9次 大小:17602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二,必修,选择性,2019,人教,地理
    第6课时 章末小结 学习目标 1.建构单元知识结构。 2.突破单元重难点知识。 学习任务 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清晰的知识网络。 【答案】①岩浆岩;②变质岩;③内力作用;④断层;⑤裂谷、海洋;⑥河谷演变;⑦河漫滩平原 1.通过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判读外力作用 (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及风力堆积地貌。 (2)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多流水侵蚀地貌及流水堆积地貌。 (3)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多冰川侵蚀作用和冰川堆积作用。 高山上部多以侵蚀作用为主,山下多堆积冰碛丘陵及形成冰碛湖等。 (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等海浪侵蚀地貌和沙滩等海浪堆积地貌。 2.通过地貌状况判读外力作用的类型及方向 河流地貌及风力地貌,考查频率高且考查内容越来越细致,以下作详细说明。 (1)流水作用的具体判读 ①河流地貌的差异 一般河流上游多以侵蚀作用为主,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下游以沉积作用为主。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 ②注意 河流上游地区沉积物颗粒不一定大,下游地区沉积物颗粒不一定小。沉积物颗粒的大小与流速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河流上、中游因坡降大,流速快,沉积物颗粒大;下游坡降和流速均小,沉积物颗粒细小。河流中心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沉积物颗粒较中心小。在时间上,丰水期因流速大,沉积物颗粒粗大;枯水期流速小,沉积物颗粒小,结果表现在沉积物垂直剖面中,粗、细沉积物成层分布。如果河流流量每年都减少的话,同一河段在沉积物垂直剖面图中,会表现出由下到上,颗粒越来越小。也就是说,沉积物颗粒的大小及多少取决于当时当地的流速状况。 (2)风力作用的具体判读 ①风力侵蚀及堆积作用的判读 a.在风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雅丹地貌等。 b.在风力搬运过程中,飞沙走石(沙尘暴)。 c.当风力减弱或受地形阻挡时会形成沙丘或黄土堆积等地貌。 ②注意 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侧重于考查沉积物本身和风向、风力问题。沉积物来源除了大气环流,还需要考虑流水沉积带来的泥沙;风力和风向问题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大气环流和地形,如果区域尺度较小,则地形对风向和风力大小的影响更大。 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 500~3 600米。图1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图1       图2 1.图2谷地景观可见于图1中的(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答案】B 【解析】由图1中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丙地为鞍部;丁地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 2.图2谷地的成因是(  ) A.构造断裂下陷 B.流水侵蚀作用 C.岩层挤压弯曲 D.冰川侵蚀作用 【答案】D 【解析】根据图2谷地的形状和材料“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 500~3 600米”可以判断该谷地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U”形谷。图示没有断层的相关信息。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如果为流水侵蚀形成,则应该为“V”形谷,而图2中谷地为“U”形谷。 1.地层性质 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颗粒粗细、成分、颜色等,可以推断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例如,根据石灰岩地层可推知当时为海洋环境;根据红色页岩地层可推知当时为湿热气候;根据含煤地层可推知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 2.地层厚度 地层厚度大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内,地壳下降快、时间长,或者是沉积物来源丰富;地层厚度小,说明地壳下降慢、时间短,或沉积物来源较少。 3.地层相互关系 (1)若地层呈水平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