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 周 第 学时教案 计划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实际授课时间:年 月 日 专 业: 班 级: 科 目: 中国历史(新教材) 课 时: 授课地点: 授课形式: 参考教材: 第15课 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教学目标 1、知道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基本史实。 2、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掌握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基本内容。 4、知道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内容,《辛丑条约》基本内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中国如何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会; 教学难点 知道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及中国近代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知道中国如何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会。(难点) 学情分析 关于本课内容,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已有涉及,但内容相对简单。因此,学生有一定知识基础,但知识体系不够完整,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不够深入,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能力不强。 教学内容分析 《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一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晚清的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的第1课,上承第14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地位重要。本课内容分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目。 教学策略 本节课程使用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导入分析法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 主要内容 课 前 1.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2.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课 中 一、问题导入 二、新课讲授 三、内容 1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与边疆危机 3.甲午中日战争 4.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随堂检测 五、布置作业 课 后 与学生交流课堂学习效果,对有疑惑的知识点加以补充讲解; 网络查找相关知识资料拓展学习; 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并进行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90min) 教学 环节 内 容 活 动 技术 手段 备 注 (教学随笔) 教师 学生 课前 准备 1.教师备课 2.学生预习 教师备课制作PPT,查找相关案例、视频、图片及资料。 学生预习本节内容,对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查阅 资料 课中 活动 环节 内容一:新课导入 步骤一:问题探究(5min) 步骤二:提出疑问(3min) 步骤三:解决问题(5min)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的材料,提出疑问。 阅读多媒体展示的材料,和同桌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答案,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多 媒 体 课中 活动 环节 (20min) 内容二:鸦片战争 步骤一:林则徐虎门销烟(5min) 步骤二:鸦片战争爆发(5min) 步骤三:《南京条约》的签订(5min) 步骤四:《南京条约》的意义 (5min) 根据教材知识点,多媒体展示出华佗张仲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多媒体展示问题,教师提出疑问,引导思考。讲解。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的材料,提出疑问。 4.组织学生以同桌为位对问题进行思考; 5.对于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6.多媒体展示知识点,教师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7.多媒体展示知识点,教师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根据教材知识点和多媒体展示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并在教材中进行标注; 根据教师讲解,对知识点融汇贯通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阅读多媒体展示的材料,和同桌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答案,并在班级进行交流; 跟随老师的思路,阅读案例,与同桌进行讨论; 整理知识点内容,做好笔记。 多 媒 体 课中 活动 环节 (15min) 内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边疆危机 步骤一:问题导入(3min) 步骤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5min) 步骤三:问题思考(2min) 步骤四:左宗棠收复伊犁与中法战争 (10min)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究的材料,提出疑问; 组织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