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22739

2024年安徽省灵璧县部分学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2382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安徽省,灵璧县,部分,学校,联考
    灵璧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联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落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意象。《卜算子·咏梅》中,陆游以“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孤高傲世的情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以“_____,____”突显出诗人矢志奉献的精神;孟浩然在《春晓》中,以“_____,_____”的诗句,表达了春雨虽好,但毕竟会摇落春花、带走春光的惋惜之情。 (2)周敦颐的“_____,_____”(《爱莲说》),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了作者对莲花的高洁质朴的赞美;欧阳修的“_____,_____”(《醉翁亭记》)表明了醉翁情趣之所在。 【答案】 ①. 零落成泥碾作尘 ②. 只有香如故 ③. 落红不是无情物 ④.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 夜来风雨声 ⑥. 花落知多少 ⑦.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⑧. 濯清涟而不妖 ⑨. 醉翁之意不在酒 ⑩. 在乎山水之间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碾、淤、濯、涟、翁”等字词容易写错。 2. 请阅读《朝花夕拾》选段,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甲】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场让人chī念的盛事,我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母亲,工人,长妈妈,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乙】 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 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 ……”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diē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摔了么? 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丙】 汉文教员反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 ……” 【注】为了求新知,“我”先到了江南水师学堂,后因水师学堂乌烟瘴气更去了矿路学堂。在忆及矿路学堂一次汉文考试的作文题《华盛顿论》之后,鲁迅紧接着写了上面一句话。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chī( )念 宁( )愿 似( )的 diē( )倒 (2)【甲】段文字中“我”因什么事“急急诵读”? (3)结合【乙】段文字和《父亲的病》中“她”的相关事迹,概括并分析其形象特征。 (4)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常有用笔冷静客观而意含褒贬的写法,【丙】摘自《琐记》,请概括其中的褒贬之意。 【答案】(1) ①. 痴 ②. nìng ③. shì ④. 跌 (2)背诵《鉴略》。 (3)爱唠叨、善良、热心。 (4)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贬低)。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痴念:chī niàn,指沉迷于某种念头或情感中,难以自拔或割舍。 宁愿:nìng yuàn,表明两者相较,只选取某一方面,放弃另一方。 似的:shì de,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后面,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似。 跌倒:diē dǎo,指摔跟头;倒在地上。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在这段文字中,“我”渴望参与一场盛大的活动,但因为需要背诵《鉴略》而无法如愿。母亲、工人和长妈妈都无法帮助“我”,只能默默等待“我”背熟并背出来。在背诵的过程中,“我”感到非常焦虑和紧张,仿佛有许多铁钳夹住自己的头,同时也能听到自己急促的诵读声,就像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一样。因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