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抽象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案例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学生在欣赏、了解了有关抽象绘画的知识后,重点学习如何用抽象绘画的表现方法进行造型表现,创作一副富有动感的抽象画。 (二)课标解读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在第三学段的“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明确提出指导学生尝试不同的造型表现方法(如写实、夸张、抽象、装饰等),用线条、形状、色彩、肌理和空间等造型元素描绘事物。 (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认识抽象画》一课的学习,对抽象绘画的产生、发展、热抽象和冷抽象等有了简单的认识,但对学生来说,抽象艺术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因此引导学生关注点、线、面、色彩,体会这些语言所构成的美感显得尤为重要。 本案例的简要描述以及与智慧教育的有效整合 本案例为孩子开启的是完全不同的审美世界,让学生摈弃客观情景再现的羁绊,大胆尝试用滴、泼、洒等新技法进行抽象画创作,有课标理念的支撑,目标才会得以落地。 本课例在欣赏作品环节,把作品通过学伴机推送至学生,学生先进行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学习成果,可以直接在学伴机的屏幕上做标注,讲解起来更加省时高效。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1.了解波洛克艺术作品,从中感知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方法,理解抽象艺术作品的内涵。 2.通过探究和体验活动,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运用丰富的抽象艺术形式语言进行抽象画创作。 3.培养学生包容、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 (二)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抽象画的艺术形式,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并能用点、线、色彩组织画面,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一副抽象画作品。 (三)教学难点:能用抽象画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创作一副有形式美的抽象画。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出课题(预计2分钟) 1.师:大自然非常神奇,它像一位艺术大师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自然美,看到这些美景,你想说什么? 生答:自然、流畅 (图1) 2.师:这些生活中的美景和我们认识的这些抽象画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 生答:没有具体物象 自然流淌的纹理带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就来和大自然来比一比谁更有创意。(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发现美,激发学生学习抽象画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感受认知(预计13分钟) 1.认识抽象画大师—波洛克 播放视频:波洛克用哪些方法创作的?他的抽象画有什么样的艺术风格? (学生利用学伴机自学,找到波洛克绘画的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进行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发言总结(板书:甩、滴、吹、泼等技法多样) (图2) 2.赏析作品《蓝棒no.11》:发现它的线条是怎样的?色彩又是怎样的? 生交流发现:波洛克运用滴流的方法作画时用身边的木棍蘸上深蓝色颜料,将木棒压在未干的画布上的,形成了8个奇妙的直线斜纹乱象的画面变得有序。 (生自学后交流)生交流发现:作品的色彩有黄色、橙色和蓝色的对比,黑色和白色的对比。 (图3) (板书:对比强烈)颜色是一层一层画上去的。(板书:反复叠加) 3.对比赏析:吴冠中《春如线》。 生交流:中西方的绘画大师虽然表达的意境不同,都使用了点线面以及色彩这样的美术语言来进行创作。 4.教师示范:主题创作《青岛印象》。抽象画的创作步骤有哪些?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1)构思,(2)创作,(3)整理完成。 注意事项:水分的控制、甩颜色时要注意卫生、不要争抢。 (图4) 5. 老师在创作时这些抽象语言和肢体动作的力度和速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甩的力度大,面大;速度快,线条细。 6.欣赏学生作品,你喜欢哪副?为什么? 【设计意图:赏析《蓝棒》,理解抽象画的特点;对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