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26417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11748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月月,答案,试题,历史,信阳市
    机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 6页,24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分,共20分) 1.读下图,能准确解读该图的一项是 A.民族大交融 B.从分裂到统一 C.分封制盛行 D.经济重心南移 2.(唐)杜佑《通典》记载:“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材料反映大运河的开通 A.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往来 C.加强了南北地区联系 D.维护了社会秩序安定 3.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他搜集到“金榜题名”、“连中三元”、“十年寒窗”等成语,请你判断他研究的是古代哪一制度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4.唐太宗把太子成年礼这一重大礼仪,由农忙的二月改在十月举行。进攻突厥这样的重要战争,也放在十月到次年一月的冬闲时进行。以上材料说明唐太宗 A.虚心纳谏,变革礼仪制度 B.以民为本,避免干扰生产 C.善于谋略,选准作战时机 D.提倡节俭,减轻人民负担。 5.王立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女皇帝、殿试制度、发展生产。他研究的人物是 A.唐高祖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唐朝的职官与选举制度》一文中提出:“九品中正之弊致成贵族政治,矫之以科举,而后贡选考试机会均等……庶民之优秀者,亦得与贵族均享政权。”这段话意在说明科举制度 A.强调血缘,看重门第 B.重视门第,兼顾才能 C.发展教育,扩大基础 D.注重才能,公平竞争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历史试题 第1页 共 6页 7.“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山田枯旱湖田涝,惟此丰凶岁岁均。”这些诗句描写的是 8.“这是一座约 1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大道上时常挤满了波斯人、印度人、犹太人、亚美尼亚人和各种中亚人……”《全球通史》对唐都长安的描述,反映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9.“胡食”“胡装”在唐代广为流传;佛学、音乐、舞蹈及马球运动等域外文化涌入,为唐人社会生活增添万千风采。材料表明唐代 A.诗歌繁荣发展 B.文化兼容并包 C.尚武风气盛行 D.政治体制完善 10.博物馆见证历史风华。某博物馆计划推出唐代专题展览,根据下面展出的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民族交融 B.对外交流 C.经济繁盛 D.多彩艺术 11.唐朝灿烂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下列史事中扩大了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是 A.玄奘西行 B.文成公主入藏 C.设置安西都护府 D.鉴真东渡 12.“中国的文化就陆地情况来看,它越过亚洲中部,打开了通往印度、西域的道路”。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张骞、鉴真 B.张骞、玄奘 C.鉴真、郑和 D.玄奘、郑和 13.诗史互证,唐朝诗人杜甫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两首诗歌《忆昔》和《无家别》,反映了唐朝社会变化的是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A.先南后北统一 B.经济重心南移 C.由繁荣转衰落 D.由开明到专制 2023-2024 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历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