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 善用法律 【课时衔接】 小强7岁时父母离异。11岁时,相依为命的爷爷去世,他便和父亲住在一起,父亲常常打骂他……进入初中后,他常常和一帮“哥们儿”聚在一起打牌或去网吧打游戏。他经常上课迟到甚至多次旷课,即使勉强坐在教室里,也总是心不在焉。 请你从预防犯罪的角度,为小强设计一个结局并说明理由。 【基础通关】 1.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遇到其他一些特殊情况时,我们可以求助的专门的法律服务机构有 ( ) ①律师事务所 ②公证处 ③法律服务所 ④消费者协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打官司即诉讼。李老师为了了解同学们对“打官司”的认识和看法,在课前对同学们进行了调查。下列是八年级(1)班同学们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打官司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最常用的手段 B.打官司就是“民告官” C.打官司的人都是违法的人 D.打官司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3.如果发现有人正在吸毒或实施涉及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你应该 ( ) A.上前去看个究竟 B.马上阻止这类违法犯罪行为 C.尽快离开,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报警 D.不予理睬 4.青少年遇到非正义的事情,既要勇敢,也要机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 A.不管有多大风险,都要挺身而出,维护正义 B.设法稳住歹徒,记住其模样,巧借外力制服歹徒 C.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配合警方制服歹徒 D.在于自身不利的复杂情况下,更要讲究智斗 【素养提升】 5.(核心素养 法治观念)(以案说法)方某与王某曾因生意上的事情产生过矛盾。一天,王某收到了方某发来的一条含有严重侮辱人格话语的短信。收到短信后,王某将方某告上法庭。人民法院判决方某向王某赔礼道歉。该案例启示我们 ( ) ①犯罪行为必会受到法律制裁 ②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③要做到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④只能通过打官司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陈女士在一家健身房花费5000元办理了一张年卡,一段时间后,健身房倒闭关门。陈女士打电话给健身房负责人,要求对方退还所剩费用,但对方拒绝退还。对此,陈女士可以 ( ) A.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自认倒霉以免引发矛盾和冲突 C.通过网络对其进行人身攻击 D.寻求公安等执法部门的帮助 7.阅读漫画《该出手时巧出手》,你认为未成年人“该出手时巧出手”的原因有 ( ) ①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 ②如果鲁莽行事,未成年人自身极易受到伤害 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不是未成年人的责任 ④自己的生命比任何人的生命都重要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8.一天,初中生晓林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歹徒正持刀抢劫。他心想:“作为未成年人,我要懂得自我保护。同歹徒作斗争是大人的事,与我无关。”于是,晓林悄悄离开了。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晓林的想法进行辨析。 9.某校八年级(5)班的班主任在研读课程内容、搜集教学资料时,看到了下面的材料,意识到很有必要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于是,她决定组织一次法治教育活动。 资 料 链 接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少年已成为我国刑事案件的主体人群,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总数的60%以上。其中,14~18周岁的未成年人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 为了成功举办这次教育活动,班主任设置了以下几个探究问题,请你参与回答。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2)请你写出本次法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形式。 (3)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参考答案 课时衔接 结局:小强逐渐养成许多坏习惯,实施更多的不良行为,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理由:①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②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③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就有可能发展成为犯罪。 基础通关 1.A 2.D 3.C 4.A 素养提升 5.B 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