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28545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1.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共30张ppt)

日期:2025-09-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52382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含义,ppt,30张,特征,政治
  • cover
(课件网) 1.1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第一目:思维的含义 第二目:思维的特征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总论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 对思维、逻辑思维与科学思维的概括性介绍,也是全书的逻辑起点 分论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主要阐述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主要阐述辩证思维的方法 运用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主要阐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几种方法 整体架构 预习提纲 一、思维的含义 1、什么是思维(广义、狭义)? 2、什么是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3、思维的方式主要类型?意义? 二、思维的特征 1、思维的特征★ 2、思维与实践的关系? “九点连线”是一道著名的数学题,你能用一笔画4条连续的直线段,把图中所有的9个点都连起来吗?请你在下图画出来。 在生活和学习中,人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遇到问题怎么办?“想一想”怎么解决。“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思维方法不同,效果大不一样。思维科学,问题解决起来事半功倍;思维不科学,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那么什么是思维呢? 思考: 第一目 思维的含义 (1)黄河之神河伯由欣然自喜到望洋兴叹,这种心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除了亲历感知之外,我们还有哪些办法突破井底之蛙、夏天之虫的思维局限? 《庄子.秋水》载: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探究与分享2页 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千百条小河注入黄河。水流宽阔,两岸和水中洲岛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乎,河伯洋洋自得,认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这里。顺着流水向东方行走,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这时,河伯转变了自己的脸色,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俗话所说的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难以穷尽,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北海若说:“井里的青蛙不能和它谈论大海,因为它受所住地方的限 制;夏天的虫子不能和它谈论冰,因为它受时节的限制;不能和见识浅陋 的人谈论大道理,因为他被自己所受的教育给限制住了。如今你从海边 往外看,观览大海,就知道了你自己的浅薄,这样我就可以和你谈论大道 理了 ①欣然自喜的原因:河伯错误的认为他所看到的情况(即他所在的黄河是最为广大的),这个认识是正确的。 ②后来望洋兴叹的原因:他看到了比他所在的黄河更为广大的大海,发现他原来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③这种态度的变化原因:是由于他对所看到的现象进行比较,认识到之前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其态度变化的思维原因。 井底之蛙、夏天的虫等由于它们认识的局限,而不能知道感知范围之外的事物。 人的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以亲身经历获得的感性认识,受个体生命时间、精力和经历等方面的限制,总是有限的。因此,除了亲身经历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思维的间接性,通过学习人类思想的成果,弥补个体感性认识中思维的局限性,获得超越个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