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29223

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2919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月月
    名校联考贵州省2023~2024学年度春季学期自主随堂练习一 八年级语文 (全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一律用2B铅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书写水平(5分) 根据作文的汉字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安塞腰鼓,这一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每次观赏都带给我叹为观止的视觉与听觉zhèn hàn ① 。那激昂的鼓声,如同奔腾的千军万马,让人瞬间进入kàng ② 奋的状态,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他们渴望冲破束缚,冲破羁bàn ③ 。 舞台上的舞者们,他们的动作豪放而粗犷,每一个转身,每一个跳跃都充满了力量与热情,他们躯体里踊跃着旺盛的生命力,他们骨子里充满着对新生活的强烈渴望。在这样的表演中,我仿佛看到了大彻大悟的智者,在舞蹈的每一个细节中,都透露出对人生、对世界的独到见解。 1. 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2. 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叹为观止 B. 束缚 C. 踊跃 D. 大彻大悟 【答案】1. ①. 震撼 ②. 亢 ③. 绊2.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震撼(zhèn hàn):一指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二指:土层受到猛烈的撞击(这层意思多指自然灾害)。 亢奋(kàng fèn):极度兴奋。 羁绊(jī bàn):被身边的物事缠住手脚。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A.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使用正确; B.束缚:缠绕捆绑,比喻拘束或限制。使用正确; C.踊跃:跳跃;欢欣鼓舞貌;形容情绪高涨、热烈,争先恐后。不能用来指躯体里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使用有误; D.大彻大悟:彻底觉悟或醒悟,多用于形容思想观念的革新。使用正确; 故选C。 3.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微君之故,_____。(《诗经·邶风》) ②一日不见,_____。(《诗经·郑风》) ③蒹葭萋萋,_____。(《蒹葭》) ④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下见小潭,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⑥四面竹树环合,_____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⑦当我们置身于青草碧透、花瓣飞舞的美景中,我们会想到《桃花源记》“_____,_____”的名句。 ⑧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诗人与友人同命相怜,劝慰友人不要哀伤,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命运的相似两句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胡为乎中露 ②. 如三月兮 ③. 白露未晞 ④. 气蒸云梦泽 ⑤. 水尤清冽 ⑥. 寂寥 ⑦. 芳草鲜美 ⑧. 落英缤纷 ⑨. 与君离别意 ⑩. 同是宦游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未晞、气蒸、冽、寂寥、缤纷、宦”等字词容易写错。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世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 C. 吴伯箫,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我们学过他的《灯笼》。 D. 《诗经》共305篇,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有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B.柳宗元是唐代文学家,不是宋代的,故本项表述错误; 故选B。 三、阅读能力(共15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为了提高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