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29442

5.2细胞的能量“货币”ATP学案(含解析)

日期:2024-06-0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2461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细胞,能量,货币,ATP,学案,解析
  • cover
5.2细胞的能量“货币”ATP学案 【学习目标】 1. 通过ATP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特点的学习,认同物质的结构与功能观; 通过学习ATP和ADP的迅速转化,形成稳态与平衡观;尝试用物质和能量观解释ATP的合成与分解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而进行。 2. 基于ATP分子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分析ATP与ADP相互转化的机制,归纳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来源和去向。 3. 通过实验设计与交流讨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并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4. 关注ATP在医学、环境科学方面应用,并能主动向他人宣传有关 ATP 的科学知识。 【学习重难点】 1、教学重点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通过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特点,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预习新知】 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1.中文名称:腺苷三磷酸。 2.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的化学键。 3.特点 (1)ATP不稳定的原因是ATP中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负电荷而相互排斥等原因,使得特殊的化学键不稳定,末端磷酸基团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2)ATP的水解过程就是释放能量的过程,1 mol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 kJ,所以说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4.功能: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5.ATP的供能机理: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与其他分子结合,从而使后者发生变化。 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 1.转化过程 (1)ATP转化为ADP ①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时,脱离下来的末端磷酸基团挟能量与其他分子结合,从而使后者发生变化,ATP水解后转化为比ATP稳定的化合物ADP(腺苷二磷酸),脱离下来的磷酸基团如果未移给其他分子,就可以成为游离的磷酸(以Pi表示)。 ②反应式:ATPADP+Pi+能量。 (2)ADP转化为ATP过程 ①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可以接受能量,同时与Pi结合,重新形成ATP。 ②反应式:ADP+Pi+能量ATP。 2.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和去向 (1)ADP合成ATP的能量来源 ①绿色植物,既可来自光能,也可以来自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 ②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均来自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 (2)ATP水解成ADP释放的能量去向:各项生命活动。 3.相互转化特点 (1)ATP和ADP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 (2)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体现了生物界的共性。 ATP的利用 1.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1)实例 (2)ATP为主动运输供能的过程分析 ①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也是催化ATP水解的,膜内侧的Ca2+与其载体结合时激活该酶,将ATP水解。 ②ATP水解时,脱离下来的磷酸基团与载体蛋白结合即载体蛋白的磷酸化。 ③载体蛋白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货币” (1)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相联系,示意图如下 (2)能量通过ATP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 【易错提示】 (1)ATP能够及时转化成ADP,这有效地保证了细胞内能量的供应( ) (2)ATP在细胞内含量并不高,活细胞都能产生ATP,也都会消耗ATP( ) (3)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 答案:(1)√(2)√(3)× 【巩固训练】 1.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含有C、H、O、N、P B.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合成 C.胞内合成需要酶的催化 D.可直接为细胞提供能量 2.衣原体缺乏细胞呼吸所需的酶,则其需要从宿主细胞体内摄取的物质是( ) A.葡萄糖 B.糖原 C.淀粉 D.ATP 3.腺苷三磷酸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特殊的化学键 B.ATP水解释放磷酸基团可以与其他分子结合 C.细胞中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