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29885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高频考点专题训练考点11 名著阅读(解析版)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20452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考点,2023-2024,训练,解析,阅读,名著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高频考点专题训练 考点11 名著阅读 【选择题】 1.《国风》是_____的意思(  ) A.国官乐 B.国土乐 C.国祭祀之乐 D.国贵族之乐 【答案】B 【解析】《国风》是《诗经》的一部分。“风”是指民歌、歌谣。故选:B。 【分析】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汉字“鱼”“口”“耳”“手”“田”等都是象形文字。 B. “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刃”是指事文字。 C. “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转注文字。 D. “令”本义是发号,假借为“县令”的“令”,这是假借文字。 【答案】C 【解析】 C.有误,“江”“河”,“氵”是形旁,“工”“可”是声符;所以,“江”“河”是形声字,而非“转注文字”。 故选C。 3.下列对名著《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典常谈》是作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朱熹将《大学》《中庸》《礼记》《孟子》合并为“四书”,后又将其列入“十三经”。 C.“诗言志”是一句古话,但古代所谓“言志”和现在所谓“抒情”并不一样。 D.儒家所说的“礼”就是教人节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会秩序,可以说是政治制度。 【答案】B 【解析】B.有误,《礼记》不属于“四书”。故选B。 4.小相想收集关于“苏秦”“张仪”的故事,他应该阅读(  ) A.《史记》 B.《诗经》 C.《战国策》 D.《尚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掌握。根据原著的阅读记忆,可知在《<战国策>第八》中介绍了战国七雄中的游说之士,“这时候的游说之士,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抗秦,有的劝六国联合起来亲秦。前一派叫‘合纵’,是联合南北各国的意思,后一派叫‘连横’,是联合东西各国的意思———只有秦是西方的国家。合纵派的代表是苏秦,连横派的是张仪……”接着后面介绍了苏秦、张仪的一些小故事。据此可知,小相应阅读的是《战国策》一书。故选C。 5.下列关于名著《经典常谈》的表述不对的一项是( ) A.该书摈弃了现代学术一味“尊经”“崇古”的旧习,实事求是地审视传统文化。 B.该书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C.该书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共有十三篇。 D.该书也可以看作是一本精彩的学术论文集,不“板着脸说话”,也不平铺直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名著情节和名著评价的把握。D.有误,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故选D。 6.下列关于《经典常谈》这部著作的表述中错误的两项是(  ) 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19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B.《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词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C.朱自清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不只注意到学术的高度和深度,更注意到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 D.《经典常谈》也可以看作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这本书不“板着脸说话”,也不平铺直叙,而是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 E.选择性阅读是一种感性的、目的性不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与阅读者的兴趣有关,但与目的没多大关系。 【答案】AE 【解析】A.有误,“19世纪”错,应为“20世纪”。E.有误,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