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30121

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11341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湖南省,益阳市,高三下,三下,学期
    益阳市2024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这说明( ) A. 礼乐制度建立改变了中华文化发展的方向 B. 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是西周时期的政治特点 C. 宗法制在国家治理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 D. 儒家学派的开创导致西周出现了等级观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商周时期。根据材料可知,题干体现了神灵崇拜转向祖先崇拜,相应的,以鬼神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念便渐渐转发为以礼乐文化为主导的文化形态。从殷商到周代,就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历史节点。《礼记 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在殷墟卜辞中,可以看到殷人对于神灵的非常仔细的虔信精神和祭祀仪式,而一些殷商古迹的发现,甚至让人了解到,殷商有以活人来祭祀神的残酷仪式,而礼乐制度充满了人文精神,使中华文化发生了方向性的改变,A项正确;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是商朝时期的政治特点,排除B项;宗法制的特点是按照血缘关系明确政治权力的分配,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维护分封等级秩序的政治主张,选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2. 汉朝起规定各级官阶的薪俸,即所谓工资。到了汉代,“禄”改称为“俸”,仍发粮食,以“石”或“斛”为计算单位。但那时不是按月发给,而是按年结算,即所谓“年俸”。这主要是( ) A. 受先秦以来食邑制的影响 B. 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 政府防止腐败的重要方式 D. 官僚政治的显著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朝起规定各级官阶的薪俸,按年进行结算,此时官员有俸禄无封地,成为专业化的官员,体现了官僚政治的显著特征,D项正确;官员的俸禄制与食邑制无关,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了官僚政治的显著特征,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无关,排除B项;政府规定各级官阶的薪俸并不能防止腐败,排除C项。故选D项。 3. 光武帝刘秀“罢州牧置刺史”,刺史基本恢复了监察官职能;中平五年(188),为镇压人民反抗,汉灵帝“罢刺史置州牧”,是利用自己信任的宗室成员和亲信重臣去当州牧,对处在混乱状态的州郡加以强力控制,即“以重臣镇有乱诸州”。这一举措使( ) A. 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B. 监察制度趋于军事化 C. 地方治理走向完备 D. 地方豪强并起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汉光武帝刘秀恢复了刺史的监察官职能,有助于防止地方势力膨胀,但是在汉灵帝时期,“罢刺史置州牧”,是利用自己信任的宗室成员和亲信重臣去当州牧,赋予他们军政大权,以达到快速平乱的目的,但是此举最终又造成地方豪强并起,军阀割据现象,为东汉灭亡埋下隐患,D项正确;刺史职能变化不能体现当时地方行政效率是否提高,排除A项;古代监察制度并没有趋于军事化,排除B项;C项“完备”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 4. 阅读下列地图,可知 ( ) A. 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B. 经济结构调整加快 C. 精耕细作得到发展 D. 土地开发得到加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