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30619

4.1.1常见的地貌类型(课件)(共48张PPT)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4-3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597568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4.1.1,地理,必修,2019,人教
  • cover
(课件网) 在雷州半岛龙门河流域的河床上,分布着一种火山凝灰岩河流壶穴。火山凝灰岩是由火山灰及火山碎屑物质等形成的岩石,往往夹杂着火山弹。由于火山弹和周围岩石的性质差异,在流水作用下,河床上形成深浅不一的壶穴。 你知道该地河流壶穴是如何形成的吗? 河流壶穴 第四章 地貌 第一节 常见的地貌类型 第1课时 喀斯特地貌和河流地貌 掌握喀斯特地貌景观主要特点,并能够在野外辨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重点) 了解河流地貌的形态、类型及基本特征,能够辨识河流地貌类型。 (重点) 能够分析、描述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 (难点) 1 2 3 山地 高原 平原 丘陵 盆地 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 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 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地貌形成的外营力不同,地貌类型可以分为:流水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等。 外营力作用:指地球表面以太阳能、重力能等为能源,在常温和常压下,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因素作用引起的塑造地貌形态的过程。外营力作用可夷平高地,填高低地,削弱地势高差。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知识储备 喀斯特地貌 组成地壳的岩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等。在适当条件下,可溶性岩石的物质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为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 溶蚀作用 沉积作用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是克罗地亚西北部的石灰岩(碳酸盐)高原的名称,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在那里发育着由石灰岩溶蚀而成的各种奇特地貌。19世纪末,地貌学者司威依奇首先对该地区进行研究,并借用“喀斯特”一词作为发生在可溶性岩石地区的地貌和水文现象的总称。 喀斯特地貌 碳酸盐岩石地层为主类型 我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最为典型,分布最为广泛。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作用不仅发生在地表,更主要是发生在地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如果构造抬升,地表受到侵蚀,地下喀斯特地貌可逐渐转化为地表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 漏斗、天坑 地下河 天生桥 石柱、石笋、石钟乳 石帘、石幔 地表喀斯特地貌 溶沟 洼地(坝子) 峰丛、峰林 孤峰、残丘 石林 钙华 地表喀斯特地貌 溶沟 长条形或网格状 地面高低不平 崎岖难行 石芽 溶沟间突起的石脊 地表喀斯特地貌 石林 石林是由密集林立的锥柱状、锥状、塔状石灰岩体组合成的景观。石柱的大小高矮不同,高的叫石林,矮的叫石芽。石芽与石林代表了不同的溶蚀阶段,岩石先是在地下被水溶蚀分割,岩缝中的土壤被冲走,就露出了石芽,石芽不断增高,就变成了石林。 地表喀斯特地貌 洼地(坝子) 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洼地,有的洼地面积可达数平方公里,底部平坦,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是当地主要的农耕区。 指出图中喀斯特地貌的名称。 并比较他们之间的区别。 峰丛 峰林 孤峰 地表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 孤峰 峰林 基座不相连 残丘 地表喀斯特地貌 地表喀斯特地貌 富含Ca(HCO3)的地下热水接近或出露地表时,因CO2大量溢出,导致CaCO3沉积,形成钙华。由于钙华的不均匀,常形成钙华坝、钙华湖等喀斯特沉积地貌。 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被誉为“瑰丽的地下艺术殿堂”。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地下水沿可溶性岩体的孔隙、缝隙进行溶蚀和侵蚀。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千姿百态的奇异溶洞。 地下喀斯特地貌 地下喀斯特地貌 指出图中喀斯特地貌的名称。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地下河 地下河 地下喀斯特地貌 石帘(石幔)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溶洞长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