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31199

【核心素养】第2课《回延安》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1次 大小:247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3-2024
  • cover
人民教育-出卷网-版本语文科目八年级下册 《回延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是当代一首著名的抒情诗,教学时要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饱满的情感,感知诗作的明亮、瑰丽而带有乡土气息的意象,并体会诗作模仿陕北民歌旧形式以表现新时代内容的特点。 《回延安》全诗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写出阔别十年重回母亲延安的怀抱,以及与亲人相见的喜悦,表现了作者思念母亲延安的一片赤子之心,抒发了对母亲延安的眷恋之情。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学情分析】 由于这是一首距离学生所处年代较远的诗歌,所采用的形式又不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因此课上我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去深入感知诗歌内容与形式。学生在探究"延安精神"活动中,我对延安的革命历史及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也一并做了详细介绍,让学生通过了解历史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好地感悟"延安精神"。 据我班学生的诵读水平,我侧重指导学生如何读诗,掌握读诗的基本方法,并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地赏析诗歌,从而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核心素养】 1.文化自信:通过多次朗读,让学生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热烈的感情。 2.语言运用: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词语和精彩语段,丰富知识储备,了解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能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有效沟通,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思维能力:《回延安》一文涉及到历史背景、人物形象、主题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的分析和思考。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分析,理解历史背景对故事的影响,分析人物形象的内涵和象征意义,探究文本所传达的主题和价值观等。这种思维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4.审美创造:品味文中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知语言魅力,涵养高雅情趣,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目标】 1、掌握与作者作品有关的文学、文化常识,积累重点词语。 2.带着豪迈、明快的感情基调,高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作采用的陕北民歌写作方法,分析诗中的比兴手法,分析诗作的语言形式特点。 3.感知诗中描绘的陕北高原自然景象、文化景观,以及陕北革命老区人民的群体形象,领会其中的地域特色、文化意蕴。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这首诗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 2.朗读这首诗,把握其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3.理解诗中的地域文化特点和民俗内涵。 4.让学生通过朗读,深入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热烈的感情。 【教学难点】 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2、深入分析《回延安》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描写,理解这些形象在故事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3、理解主题和价值观:《回延安》所传达的主题和价值观涉及到对抗日战争的回忆、对延安的怀念、对革命精神的追求等,学生需要通过深入分析文中细节和对比现实生活,理解这些主题和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4、理解和欣赏《回延安》中的文学特点,包括语言运用、形象描写和意象等,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批评能力。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法、观摩欣赏、现场教学法。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混灭的真情。 投影介绍:《回延安》选自《贺敬之诗选》,作者贺敬之。现代著名革命诗人、剧作家。1945年,他和丁毅执笔集体创作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感受真情,体会全文的感情基调。 新知探究1 1.检查预习情况。(结合PPT展示) 2.初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