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31368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5-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101653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2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情境导入 一年一度的花王赛开始了。 东晋陶渊明携菊参赛,唐人选牡丹参赛。 请你根据资料简要概括出陶渊明与唐人分别选择这两种花参赛的理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和郭主簿诗》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九日闲居》其二 陶渊明与菊 唐人与牡丹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牡丹》 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唐国史补》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牡丹芳》 北宋周敦颐则独爱莲。 请你阅读《爱莲说》,分析其原由。 理学家 哲学家 文学家 北宋五子之一 宋朝理学鼻祖 周敦颐 (1017年—1073年) 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 为官 清正 爱莲说 周敦颐 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讲究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听范读 周敦颐 甚蕃 淤泥 濯清涟 鲜有闻 不蔓不枝 亵玩 噫 yí fán yū zhuó xiǎn yī xiè màn 朗读文本,读准字音 疏通文意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助词,的 很 多 指唐朝 水中、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东晋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河沟池塘的污泥 我则唯独喜欢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污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艳丽,(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节香气远闻更加清芬;它洁净地挺立在那里, 污染 洗 水波 艳丽 不横生枝蔓,蔓,枝名词用作动词 香气远闻更加清芬 洁净的 耸立着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靠近赏玩,亵, 亲近不庄重 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近前赏玩啊。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语气词 隐居避世,不与百花争艳 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品德高尚的人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哎!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应当人很多了。 叹词,表示感受 对于菊花的喜爱 少 应当 周敦颐为何独爱莲? 从文中找处相关词句并朗读 探究这份“爱”的缘由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独爱莲之美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中通外直 亭亭净植 风度气质 生长环境 体态香气 香远益清 描写角度 不会被污浊的环境影响 不因环境美好而不自持 花梗通达笔直 芳香 清高 不蔓不枝 不旁逸斜出 洁净与笔直挺立 莲的特点 周敦颐爱莲,爱的不仅是莲的外在美,更爱莲的内在美。莲之美、君子之德有何相似之处,借助以下句式,说说莲为何是“花中君子”。 莲之_____,恰如君子之_____,故可称之为“花中君子”。 示例: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恰如君子之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故可称之为“花 中君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中通外直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尊敬 莲 花 君 子 不蔓不枝 不攀附权贵 亭亭净植 独立高洁 爱菊 爱牡丹 爱莲 隐逸者 离世隐居 富贵者 追名逐利 君子 身居浊世 洁身自好 周敦颐对莲花进行描写和歌颂,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 陶渊明 予 世人 正衬 反衬 古代知识分子的三种人生追求与典型活法 衬 托 隐逸者 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