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33018

2024年湖南省怀化市怀化市校联考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452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怀化市,2024年,湖南省,联考,中考,一模
  • cover
2024年4月A佳新中考联考试卷 语文 (本试卷共21题,考试用时12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姓名 形近字 多音字 成语 ①契诃夫(qiè) ②施耐庵(ān) ③吴敬梓(zǐ) ④撩逗 ⑤潦草 ⑥缭原 ⑦折本(shé) ⑧折扣(zhé) ⑨折腾(zhē) ⑩跋山涉水 郑重其是 拨云见日 A.①④⑧⑩ B.②⑥⑨ C.③④⑦ D.③⑤⑨⑩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打造宜居城市,城市绿化要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和人文景观和谐统一。 B.漫步城市中心公园,只见绿树成荫,鲜花烂漫,前来游玩的人川流不息。 C.走在岳麓山的林荫路上,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优美风光。 D.百姓对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不正之风深恶痛疾,坚决拥护党中央反腐倡廉政策。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B.由于特定的土壤要求、复杂的制作工艺,使得君山银针数量很有限。 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实现中国梦。 D.构建数字医疗的新形态、新格局,对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4.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韩愈,字退之。别号往往是自取 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B.“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中说的“佳时”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C.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同时也是农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的最佳时节。此时雨水增多,气温回升,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生长。 D.古籍中有很多关于年龄的称谓,如“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5.古诗文默写(6分)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 (3)在客居他乡的游子心中,能够与家人书信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家书”“乡书”作为思乡的载体,传递着亲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道:“_____?归雁洛阳边。”再如杜甫在《春望》中写道:“_____,家书抵万金。” 6.综合运用(6分) 今年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学校将开展“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这次活动中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请你代表全组同学写一则家乡名胜古迹的宣传标语。(2分) 示例:岳麓书院传千古,橘子洲头映万帆。(长沙) _____ (2)探寻家乡节日风俗:你是“探寻家乡节日风俗”活动小组的成员,以家乡端午节为例,请你展示本组探寻的收获,各举一例。(2分) 有关端午节的习俗:_____ 有关端午节的故事:_____ (3)对话家乡精美文物:学校“汉服社”迎来了一位汉代美女———辛追”。作为汉服爱好者的你,将与“辛追”进行一次超时空对话,请根据链接材料,补全对话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