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33502

2.1 第2课时 物质的检验 学案 (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10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7次 大小:1342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必修,2020,苏教版,化学,高一,学年
  • cover
2.1 第2课时 物质的检验 【学习目标】 1.学会Cl-、S、C、N等离子的检验方法。 2.学会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能用焰色反应检验K+和Na+。 3.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合作探究】 【学习情境】   痕迹检验是指运用刑事科学技术手段,发现、提取、分析、检验鉴定犯罪分子遗留在案件现场的各种痕迹物证,为侦察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痕迹检验包括手印、足迹、工具痕迹、牙齿痕迹的检验等。手印是犯罪现场常见的痕迹之一,包括指印和掌印。人的手指、手掌遍布乳突线,乳突线上有汗孔,分泌的汗液附在皮肤表面。用手触摸物体时极易留下手印,一般不易被肉眼看出,故称无色汗液手印,又称潜在手印。由于无色手印中有汗液及污垢物质,可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染色显现。现场发现的手印,可以作为判断犯罪人数、罪犯活动情况和罪犯个人特点的依据。 任务1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新知生成】 实验探究N、Cl-、S的检验 实验操作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 NH4Cl、(NH4)2SO4溶液,再各加入2mL NaOH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 NH4Cl、KCl溶液,再各滴加几滴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实验现象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NH4)2SO4、K2SO4溶液,再各滴加几滴稀盐酸和BaCl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答案】产生了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4Cl+NaOHNaCl+NH3↑+H2O,(NH4)2SO4+2NaOHNa2SO4+2NH3↑+2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NH4Cl+AgNO3AgCl↓+NH4NO3,KCl+AgNO3AgCl↓+KNO3 有白色沉淀生成 (NH4)2SO4+BaCl2BaSO4↓+2NH4Cl,K2SO4+BaCl2BaSO4↓+2KCl 【核心突破】 典例1 下列是对某水溶液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 B.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无味的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 D.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可能存在Ag+或S或C等 【答案】D 【解析】A项,某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不可能产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酸性气体;B项,与AgNO3溶液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Cl-、C、S、S等;C项,原溶液中也可能有HC;D项,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BaSO4、BaCO3等。 归纳总结 1.根据实验时生成物所表现的现象不同,检验离子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类: (1)生成气体,如N等离子的检验; (2)生成沉淀,如Cl-、S等离子的检验; (3)显现特殊颜色,如Fe3+、Cu2+等离子的检验。 2.掌握4种离子的一般检验方法 (1)C白色沉淀无色无味气体变浑浊 (2)N气体变蓝色 (3)S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 (4)Cl-白色沉淀沉淀不溶 训练1 对一份稀溶液做初步分析后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S、Na+、C、H+、N、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进行了如下分析,以确定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存在。 ①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酸碱性,结果pH试纸显红色。 ②取2 mL该溶液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 ③对②中所得的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其澄清的液体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 (1)溶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一定不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2)在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步骤是    (填写序号)。对该错误改正的方法是                           (要作较详细的说明)。 【答案】(1)H+、S C (2)③ 另取原溶液2 mL,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 【解析】 pH试纸显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大量的H+,有H+就不能有大量的C。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时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