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33533

4.6《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日期:2025-10-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0003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神奇的眼睛,教学设计,格式,2023-2024,学年,教科
  • cover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第 节 教学内容 执教课题 神奇的眼睛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课程标准摘入 本节内容是神奇的光的最后一节,安排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学生认识透镜到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这和眼睛成像类似,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眼睛视物原理,探究近视和远视的成因以及矫正方式;与自身紧密相连,更好的提醒学生注意保护视力,享受眼中的美好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成像特点。 (2)通过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类比眼睛看物体,从而知道人眼视物的原理。 (3)通过分析近视眼和远视眼形成的原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知道用眼常识,并形成爱护眼睛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法认识眼睛的主要结构及看清远处、近处物体的原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验验证———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探究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通过用眼护眼教育,强化眼保健意识,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眼睛视物的原理 措施:要知道眼睛的成像机理需先要认识眼睛的结构,首先采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获取描述性知识,然后思考,讨论。再利用多媒体真实的展示眼睛的成像机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结论。 2.难点:探究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 措施:分析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通过凸透镜成像实验探究得出矫正方法,最后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得出为什么近视眼要带凹透镜、远视眼要带凸透镜。 教、学具准备 光屏、光具座、凸透镜、凹透镜、信息媒体 前 置 学 习 预学 任务 单 回顾初一生物眼睛相关内容。 回顾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 回顾凸透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课 中 引 导 情境引入 让学生观察美丽的风景图片,并提出问题:江山如此多娇,那么这么美丽的风景是如何被我们的眼睛捕捉到的呢? “先学”测评 预学检测单 1.凸透镜对光的汇聚作用是怎样的?(绘制光路图表示) 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是怎样的?(绘制光路图表示) 1、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图中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 (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 下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课 中 引 导 探疑 释难 (精讲、探 究与点拨流程) 出示眼睛的结构简图,并提问,人的眼睛的哪个结构,与我们之前学习过的照相机的哪个部分有相似之处。学生观察,并回答(晶状体与照相机的镜头相似) 引导学生学习人的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介绍睫状肌与晶状体的作用)紧接着提出问题:人的眼睛看远处的物体和看近处的物体时会有什么不同呢?并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观察远处的手指,并逐渐将手指靠近眼睛,带领亲身体会一下眼睛的变化。 多媒体视频剖析人眼看远处和看近处物体的变化,让学生能直观的观察。教师带领学生绘制正常人眼观察远处物体和近处物体的光路图。 图片展示正常眼睛看到的世界与近视眼所看到的世界的不同.(启发学生思考,原来近视眼是这么的让人痛苦,并产生爱护眼睛的意识。同时思考,如果得了近视眼,应该怎么办?)教师顺势讲解近视眼的成因,并带领学生绘制近视眼和远视眼看物体的光路图。 教师用凸透镜成像实验仪器(模拟近视眼成像特点并矫正)进行演示实验,直观的告诉学生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教师带领学生绘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的光路图。 教育学生如何合理使用眼睛,并击碎佩戴眼镜有害的谣言。 评测施练 巩固 训练 单 1、光线经眼球的晶状体折射后,能成像于视网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