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34211

第六章北方地区单元复习第二课时课件(共21张PPT) 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日期:2024-05-0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4次 大小:803850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六,21张,人教,学期,地理,八年级
  • cover
(课件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2) 01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PART 01 知识点一:地理位置 山西省 陕西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省 在图6.25中描出内蒙古高原(长城)、秦岭、乌鞘岭、太行山等地理事物,描述黄土高原的边界范围。 找一找 太 行 山 脉 长 城 乌 鞘 岭 秦 岭 太行山脉 乌鞘岭 内蒙古高原 秦岭 宁夏南部 甘 肃 中东部 内 蒙 古 高 原 知识点一:地理位置 知识点二: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 主要位于暖温带 知识点三:民居 黄土的直立性好,不易坍塌;比较干燥,容易开挖;可以就地取材;黄土高原降水少、冬冷夏热,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 分析黄土高原窑洞和当地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的学说有多种。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的西北部内陆地区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 知识点二:地形特点及影响 【黄土塬】 【黄土墚】 【黄土峁】 【黄土川】 川是黄土高原农业发达,人口集中的地方。 知识点四:水土流失原因、危害和措施 自然原因 气候 土壤 植被 地表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地形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象。 人为原因 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知识点四:水土流失原因、危害和措施 缓坡 陡坡 坡脚 修建梯田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 建挡土坝、护坡 工程措施: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 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的数量等 建梯田、修挡土坝等。 植树种草等 生物措施: 知识点四:水土流失原因、危害和措施 02 祖国的首都 ———北京 PART 02 知识点一:位置及自然环境 116°E 40°N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华 北 平 原 位于_____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地势_____。 华北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自西北向东南流 河流流向_____。 温带季风气候 暖温带 半湿润区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知识点一:位置及自然环境 (1)自辽代以来,北京城城址在空间上是怎样变化的? 城址先向东北,再向四周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2)分析北京古城城址变迁与水源的关系。 无论北京古城城址怎样变迁,始终靠近河流和湖泊,并且不断向大的河流和湖泊靠近,便于利用河流和湖泊进行生活用水的取用、运输和防御等。 知识点一:位置及自然环境 知识点二:世界文化遗产 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长城、北京故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名胜古迹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深深地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北京城中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胡同、牌楼等也令人流连忘返。 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哪两个朝代? 元、明 为什么会这样布局? 作为皇宫的紫禁城居于旧城的中心,体现了“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帝王思想。面向南方是旧城布局的主导方向,这既有利于居室避寒采光,又体现“面南而王”的传统观念。 北京的旧城格局有什么特点? 北京旧城分内城和外城,北京旧城是在元朝的大都城基础上改建完成的。明朝初年缩减了大都城的北城,1553年,又在城南加筑了外城,使旧城呈现独特的“凸”字形轮廓。一条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的长约8千米的中轴线纵贯旧城的南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