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 第一节 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 中图版 · 选择性必修一 地表形态 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特征。 思考:是什么力量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地质作用: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 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地质 作用 内力 作用 外力 作用 地球内能 太阳辐射能 重力能 风化作用 搬运作用 侵蚀作用 沉积作用 岩浆活动 地壳运动 变质作用 1.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 内力作用 —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地球内部的热能 岩浆活动 | 地壳运动 | 地震 | 变质作用 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 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缓慢 基拉韦厄火山时常喷发,涌出的大量岩浆使岛屿面积不断扩大。 大约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开始隆起,当时它的年平均上升速度只有0.05厘米;20世纪最后30年,喜马拉雅山的年平均上升速度达到了最大,也只有5厘米。尽管抬升速度缓慢,但是,经过4000万年的抬升,喜马拉雅山终于上升成为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之一 上地幔上部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成为熔融状态的岩浆,岩浆在内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向上运动,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这一过程叫岩浆活动。 ①岩浆活动 思考 判断 判断:岩浆活动就是火山喷发? 不是,岩浆活动是岩浆向上运动,有侵入活动和喷出活动;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才形成火山。 岩 浆 停留在地壳中 在内压力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向上运动 喷出地表 侵入型岩浆岩(花岗岩) 上覆岩层外压力大 于岩浆内压力 冲破上覆岩层 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 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①、沿着裂隙带喷出,充填了大量低洼地带 宽广的熔岩高原 ②、沿火山通道喷出 火山、火山湖 火山的结构 火山的类型 ②死火山:再也不会喷发 例:乞力马扎罗山 ①活火山:还有可能喷发 例:富士山 ③休眠火山:历史时期长期熄灭, 有时会突然喷发。长白山 中国长白山 q乞力马扎罗山 乞力马扎罗山 火山的利弊 利:发展火山观光、温泉旅游,可以进行科学研究,火山灰带来肥沃土壤,带来硫磺矿等矿物质。 弊:喷发的火山灰和气体影响气候,毁坏农田和村镇,改变地貌,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指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②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的主要方式 水平运动 平行于地表 垂直运动 沿地球半径方向上升或下降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二者常相伴存在 地壳运动会造成岩层的永久变形,这种变形保留在岩层中成为地壳运动的证据 褶皱的形成原理 如果水平的岩层受到挤压力作用时,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褶皱的形成原理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状的。岩层因受力而发生弯曲,形成褶曲。如果形成的是一系列褶曲,就称为褶皱。 褶皱是一种地质构造,由此形成的山脉被称为褶皱山。 褶皱的形成原理与分类 褶曲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 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形成山岭 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形成谷地 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背斜山 向斜谷 新旧 背斜中老侧新,向斜中新侧老 区分背向斜 ① ② ③ ④ ⑤ 地层①-⑤老-新 4 5 4 背斜 中老侧新 向斜 中新侧老 5 4 5 背斜顶部受张力 岩石破碎,易受侵蚀 向斜槽部受挤压 岩石坚硬,不易侵蚀 在外力长期作用下,背斜、向斜的地貌形态也会出现倒置现象 地形倒置(逆地形)地质原理 Geological principle of topography inversion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地形倒置(逆地形) 在外力长期作用下,背斜、向斜的地貌形态也会出现倒置现象 地形倒置(逆地形)地质原理 Geological principle of topography inversio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