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39371

第五单元 互联网安全维护——争做网络安全推广员 教案1 七下信息科苏科版(2023)

日期:2025-11-0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1770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五,2023,科苏科,信息,七下,教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互联网安全维护———争做网络安全推广员 教学设计 课题 互联网安全维护———争做网络安全推广员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五单元《互联网安全维护———争做网络安全推广员》的教材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互联网安全的重要性,掌握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基本方法,并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意义。教材通过项目分析、探索与开展三个环节,系统介绍了互联网安全风险及其产生原因,个人信息资源的防护措施,以及互联网安全法律法规的作用及意义。这样的编排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网络安全推广员。教材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信息素养。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互联网安全问题的敏感性,意识到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形成积极关注网络安全动态、主动防范网络风险的意识。计算思维:学生将掌握运用计算思维分析和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基本方法,包括识别互联网安全风险、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设计并实施个人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探索互联网安全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或推广策略。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互联网安全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道德观念,积极履行维护网络安全的社会责任。同时,鼓励学生成为网络安全推广员,向他人传播网络安全知识,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重点 互联网安全风险及其产生原因:理解安全风险:学生需要深入理解互联网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如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病毒攻击等,以及这些风险对个人和社会可能带来的危害。分析风险原因:分析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如技术漏洞、人为疏忽、管理制度不完善等,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些风险。个人信息资源的防护措施:数字身份保护:掌握如何保护个人数字身份,如设置复杂密码、定期更换密码、避免使用公共Wi-Fi等。数字资源防护:学习如何有效保护个人数字资源,包括文件备份、使用安全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加密保护技术:了解并学习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个人敏感信息,如使用加密软件、设置加密文件夹等。互联网安全法律法规的作用及意义:法律法规内容:了解并掌握维护互联网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意义:理解法律法规在维护互联网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规范网络行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等。 难点 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识别:学生可能难以准确识别各种潜在的互联网安全风险,需要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和风险意识。风险评估:对安全风险进行准确评估是一个难点,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技巧,以便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措施的实施:技术应用: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掌握并应用各种安全防护技术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加强实践操作和技能培训。持续防护:个人防护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这对学生的自律性和持久性提出了挑战。法律法规的理解与应用:法律条文理解:法律法规往往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和复杂条款,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深层含义和实际应用。法律实践应用:将法律法规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解决具体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难点,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和实践经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近期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新闻或短视频,引起学生兴趣。提问学生:“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网络安全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