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40105

【核心素养目标】3《鸿门宴》教学设计(2课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195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必修,统编,语文,高中,2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必修下册3《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鸿门宴》讲述了秦灭亡后,两支抗秦军队将领项羽和刘邦在咸阳城郊鸿门举行的一次“别有用心”的宴会。《鸿门宴》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中心,辅以“刘邦赴营”以前和“逃席”后两部分内容,逐层展开。 深度学习文言文,要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其思想内涵,认识其文化价值,思考其现代意义。基于深度学习的《鸿门宴》教学设计,应立足核心素养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课时教学。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如战国时期的礼仪、宴文化 饮文化等。感受古人智慧和品德,如忠诚、勇敢、公正自信|等。理解和认同文言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豪感、自信心。 语言运用:理解文言文词汇、语法和修辞等。通过分析文言文中的语句和段落,学习运用文言文表达自我观点和情感的方法。从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成语中积累语言学习的资源,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理解故事的发展线索,对人物性格和事件意义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思考,明确文言文的故事性和叙事性特点,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审美创造:鉴赏文言文精妙的叙事技巧和生动的人物形象,欣赏审美古文艺术魅力。通过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美、结构美和意创造|境美,提高审美水平,聚焦历史事件和关键人物进行想象和创作。 【教学重难点】 文言文重点字词、句意;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特征;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代词宾语前置等句式;鸿门宴会这场斗争中刘、项胜败的原因,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学习 (一)导语设计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是汉朝皇帝刘邦创作的一首诗歌。诗歌语言质朴、大气磅礴,抒发了刘邦内心对国家尚不安定的浓郁的惆怅。反观项羽,他是一位因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鸿门宴会上,项羽自矜功伐、举棋不定,才使刘邦有了逃跑的机会,也为后来的“四面楚歌”埋下伏笔。时为西楚霸王的项羽,为何迟迟不对刘邦下手?《鸿门宴》文言文的学习,能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二)背景资料 《项羽本纪》简介、诗歌《大风歌》,以及刘邦、项羽、项庄、樊哙、曹无伤等人关系图谱等。 二、课中教学 (一)情节梳理 教师按照文章特点,结合故事发展顺序划分文章结构。学生通过阅读背景资料,了解《史记》和《鸿门宴》故事发生的背景,了解宴会的前因后果,明确宴会中发生的事情。《鸿门宴》可分宴前、宴中、宴后三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阅读,使其了解鸿门宴会上各方形势关系的转换情况,多方面比较双方实力,明确楚汉相争的发展趋势,理解故事主旨。 师(引导):这篇文言文看似文字较多,其实可以按宴会前、中、后划分为三个部分。这样一来,学习难度便降低了。你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吗?想不想知道刘邦最终的结局是生是死? 生:一个普通的宴会,竟然与生死有关,看来这个故事值得细细品味。 生:楚霸王项羽威名震八方,汉高祖刘邦世人皆知,想不到二人之间竟有同席而坐的机会,我对故事的结局很感兴趣。 师(梳理):课文可以这样划分。 宴前:第1~2自然段(战还是不战?) 宴中:第3~4自然段(杀还是不杀?) 宴后:第5~7自然段(追还是不追?) 通过梳理文中的故事线索,从三部分内容中可以看出影响项羽决策的因素众多,刘邦先是用“婚约”拉拢项伯,后到项营诡表心迹,樊哙的“神助攻”与张良的“善后”,使刘邦获得一线生机。大家是怎样理解故事主旨的? 生:项羽根据曹无伤、项伯、张良、范增、项庄的描述,很难做出抉择,这是“鸿门宴行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生:我觉得刘邦之所以能成功逃走,功在于樊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