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44087

2024届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1830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高三下,三下
  • cover
2024届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西周时期“田里不鬻,墓地不请”,没有土地买卖。到了战国时期,土地买卖的记载已较多,如《史记》载赵括之母言:“今括一旦为将……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说明( ) A.土地兼并日渐普遍 B.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C.地主阶级掌握政权 D.变法改革成果显著 2.秦汉时期取名呈现出新取向。以武字、勇字命名的有蒙武、苏武等;以霸字、雄字命名的有王霸、杨雄等;以胜字、广字命名的有陈胜、李广等;以兴字、奋字命名的有阴兴、张奋等;以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含义命名的有赵广汉、张安世等。这一现象体现了当时( ) A.战争频发改变社会价值取向 B.社会思想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C.尚武和奋发向上的社会风气 D.军功爵制得到百姓普遍接受 3.唐德宗时,宰相杨炎主持财政改革,将租庸调改为两税法。两税法的创新之处在于以纳税人家庭资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改变了过去按纳税人家庭人丁数平摊赋税的办法。这一改革旨在( ) A.完善税收制度 B.放松民间控制 C.推动商业发展 D.增加财政收入 4.唐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玄宗下诏宣布实行“折纳”新措施。规定,关内诸州的课口把原来交纳纺织品的庸、调改为折纳粟米;河南、河北不通水运之州的课口,把原来交纳的租粟改为折纳绢布。这一规定意在 A.降低政府税赋的征管成本 B.抑制富商大贾的获利资源 C.改善税赋征收单一化状况 D.提高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 5.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颁布《辽东招垦令》:招民100人,文官授知县,武职授守备;60人以上,文职授州同州判,武官授千总;50人以上,文职授县主簿,武官授百总。康熙时期,又连续颁布“辽东招民百名者,不必考试,俱以知县录用”。这些举措旨在( ) A.另辟选官途径 B.保护八旗生计 C.吸引关内人口 D.充实东北边疆 6.清代中后期,疆吏与军机私信互动虽悬为厉禁,却普遍发生。如湖北布政使、署巡抚胡林翼不仅借助军机章京钱宝青获取高层机密,而且与军机大臣肃顺相配合,促成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这一现象表明( ) A.权力结构的变化 B.军机处职权开始增强 C.皇权的逐渐旁落 D.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 7.荣德生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显示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这可以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西方列强对日绥靖政策 B.民族资本家的救亡意识 C.声讨国民政府无能卖国 D.提议建立权力制衡体制 8.下表为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占工厂总数比例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占工人总数比例 1937年 16% 4.4% 7.3% 1942年 58% 78% 49% 该表所示国民政府旨在( ) A.调整工业结构 B.赢得抗战胜利 C.巩固官僚资本 D.积蓄剿共力量 9.公元前2千纪后,古阿卡德语是阿卡德王国的通用语言,后在两河流域南部和北部演化出巴比伦语和亚述语两种方言,也曾被埃及王庭使用,作为整个中东地区的国际性通用语言。这反映了( ) A.文化:交融 B.王国:兴盛 C.人口:迁徙 D.文明:多元 10.如图是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大会席位的投票情况。据此可推知,我国( )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赢得更多认可 B.全方位外交取得了巨大成就 C.“求同存异”外交方针获得普遍赞誉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走出新路 11.如果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全球化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