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46059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25769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中考,二模
    2024年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说明:1.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两个大题,18个小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 某诗写道:“鞅少律刑依大志,孝公倚辅纪图新。……虽遭冤责名千古,法治弘扬第一人。”该诗赞颂的历史人物是( ) A. 管仲 B. 商鞅 C. 苻坚 D. 王安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鞅少律刑依大志,孝公倚辅纪图新。……虽遭冤责名千古,法治弘扬第一人”,可知与商鞅变法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公元前356年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获胜,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实行改革,发展生产,改革军制,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与商鞅变法内容不符,排除A项;苻坚,是前秦第三位皇帝,与商鞅变法内容不符,排除C项;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与商鞅变法内容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2. 据史书记载,秦统一之初,“文字异形”的现象仍十分突出:当时“宝”字的写法,有194种;“眉”字的写法,有104种……这给思想文化交流带来了不便。针对上述现象,秦采取的措施是( ) A. 统一文字为小篆 B. 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 C. 统一度量衡制度 D. 创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秦统一之初,‘文字异形’的现象仍十分突出:当时‘宝’字的写法,有194种;‘眉’字的写法,有104种……这给思想文化交流带来了不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A项正确;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制度,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与题干内容反映的文字统一没有联系,排除BC项;创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与政治制度相关,与题干内容反映的文字统一没有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 3. 下图是同学们进行主题学习时收集整理的历史资料。据此推断,①处应填入的是( ) 主题:_____①_____ 《史记·平准书》:“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 《汉书·景帝纪》:“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汉言文景,美矣!” 《旧唐书·宪宗纪上》:“文景釀化(注:釀,读音:nóng;釀化,以宽厚的德政教化黎民),百王莫先。”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体现了汉初出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局面,此时的统治者是汉文帝和汉景帝,史称“文景之治”。“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汉言文景,美矣!”中的孝文、孝景指的是汉文帝和汉景帝。“文景酿化”体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提倡的“以德化民”。因此,学习主题是“文景之治”,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人物是汉文帝和汉景帝,“光武中兴”出现在东汉光武帝统治后期,排除B项;“贞观之治”出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开元盛世”出现在唐玄宗统治前期,与材料描述的人物汉文帝和汉景帝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4. 唐朝诗人杜牧在《及第后寄长安故人》中写道:“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