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46077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12908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中考
    2024年贵州省初中学业水平检测卷历史 注意事项: 1.本卷为历史学科,全卷共6页,共20个小题,满分6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 2. 本卷由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 3.本卷是此次考试的试题部分,不能用来答题,答题请按要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题号内完成,在试卷上答题视为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 1.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下列可作为研究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状况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书籍《半坡仰韶文化纵横谈》 B.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C. 纪录片《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以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是在原始居民生活的遗址中发现的实物,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可作为第一手史料,B项正确;书籍《半坡仰韶文化纵横谈》是后人对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研究和总结,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A项;纪录片《河姆渡原始居民》是后人根据相关资料制作的影视作品,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C项;原始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是根据考古发现和研究推测绘制的,属于第二手史料,排除D项。故选B项。 2.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的局面。以下著作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 A. 《道德经》 B. 《孟子》 C. 《韩非子》 D. 《论语》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道德经》这部书是道家经典,A项正确;《孟子》、《论语》是儒家学说经典,排除BD项;《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经典,排除C项。故选A项。 3. 标语、口号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洋务运动时代的是( ) A. “自强”、“求富” B.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民主”、“科学”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A项正确;“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排除B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排除C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排除D项。故选A项。 4.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这说明了义和团运动的( ) A. 局限性 B. 先进性 C. 反封建性 D. 反侵略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剧,义和团运动兴起,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拉开了反帝爱国斗争的序幕,D项正确;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局限性和先进性,排除AB项;义和团口号是扶清灭洋,不具备反封建性,C项错误。故选D项。 【点睛】 5.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一代中国青年都无愧于时代。在长征途中,哪一事件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A. 四渡赤水 B. 遵义会议 C. 巧渡金沙江 D. 会宁会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在长征途中,哪一事件成为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和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项正确;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中的战役,不属于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A项;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3日,长征途中,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