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46572

2024届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147462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学期,解析,原卷版,试题,历史
    2024 届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 历史试卷 长郡中学;衡阳市八中;永州市四中;岳阳县一中;湘潭县一中;湘西州民中;石门县一中;由澧县一中;益阳市一中;桃源县一中;株洲市二中;麓山国际;郴州市一中;岳阳市一中; 联合命题娄底市一中;怀化市三中;邵东市一中;洞口县一中;九江市一中;南昌市二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有学者认为,农业需要人类付出比采集、狩猎高得多的劳动代价,而且实现这两种生存方式的转变还涉及漫长而艰难的物种择优汰劣的选择驯化过程,没有万不得已的外界强大压力和持久不懈的实践努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下列关于红山文化时期的研究成果中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 A. 人口出现大幅增长 B. 气候发生剧烈波动 C. 发现大量家畜骨骼 D. 聚落脱离林缘地带 2. 班固的《汉书》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扩展,形成“十志”,其中《地理志》是我国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著作,《艺文志》是一部有极高学术价值的初具规模的史志目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汉书》( ) A. 扩大了史学研究范围 B. 改变了史学关注重点 C. 沿袭了传统史书体例 D. 推动了汉代学术发展 3. 西晋初年,晋武帝惩曹魏孤立之弊,大封同姓王,多达27人。这些王多担任都督诸军事和地方刺史,掌握军政大权。这一做法( ) A. 壮大了门阀士族的力量 B. 实现了巩固统一的目的 C. 改变了刺史的原有职能 D. 埋下了宗室动乱的隐患 4. 唐、宋“主户”“客户”划分标准 主户 客户 唐代 土著户 寄居户 宋代 有常产(土地)户 无常产(土地)户 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 ) A. 商品经济发展 B. 人口流动频繁 C. 社会控制强化 D. 租佃关系发展 5. “木兰秋猕”是清代入关后逐渐形成的一项具有满族特色和政治意义的盛大狩猎活动,康乾年间最为兴盛。从乾隆末期开始,逐渐衰落,嘉庆朝秋称次数大为减少,道光、咸丰年间基本再未举行。这主要是因为( ) A. 西方殖民侵略加剧 B. 满族尚武传统丢失 C. 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 皇帝个人兴趣不同 6. 20世纪初,俄国占据东北,引发了国民拒俄运动;1905年,美国排斥华工激起民众抵制美货风潮;1908年,日船在华走私引起群众反日运动;同一时期,各地收回路矿利权运动也如火如荼开展。这反映出当时( ) A. 实业救国思潮深入人心 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 民众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 经济侵略引发反帝运动 7. 护法运动期间,孙中山多次向美、日、英、法、德等国寻求援助,希望列强承认并支持南方政府,但各国均只承认北京政府,视孙中山叛乱者。这( ) A. 表明瓜分中国的同盟再次形成 B. 促使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转变 C. 体现列强维护中国统一的决心 D. 成为护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8. 全面抗战开始后,民众普遍要求实施宪政。国民党党报《中央日报》发表社论,断言时局、国事重心,不是宪政问题,训政时期约法是国家的最高“宪典”,国民能崇法守法,就是实施宪政。该社论意在( ) A. 维护国民党专制独裁 B. 维系战时政府形象 C. 纠正民众的错误倾向 D. 劝导民众遵循法律 9. 下图为 1958年邮电部发行一套《胜利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纪念邮票,从左到右分别为《和平建设》《工业和农业》《交通运输》。该套邮票( ) A. 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 B. 宣传了“一五”计划的伟大成就 C. 反映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