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53817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文言文《孙权劝学》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4190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文言文,孙权劝学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文言文《孙权劝学》对比阅读专题训练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①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又举茂才②皆不中。曰:“此未足为吾学也。”焚其文,闭户读书,五六年,乃大究六经、百家书说。嘉裕初,与二子轼、辙至京师。欧阳文忠公献其书于朝,士大夫争传其文,二子举进士亦皆在高等③。于是父子名动京师。而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选自《淹水燕谈录》) 【注释】①壮岁:青壮年的时候。②茂才:被地方政府推荐为有才德的人。③高等:成绩优等。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 (2)但当涉猎 但: (3)及鲁肃过寻阳 及: (4)即更刮目相待 刮: (5)壮岁犹不知书 犹: 2.请用“/”给文中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举进士又举茂才皆不中。 3.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而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曰“三苏”。 4.甲、乙两文中吕蒙和苏洵的学习经历对你有哪些启发?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晋平公问于师旷①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②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敦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建本》) [注释]①师旷:字子野,春秋晋国人,著名盲乐师。②炳烛:点燃火把。先秦时期尚无蜡烛,当时称烛,即是火把。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孰若孤 若躇步跐蹈(《杞人忧天》) B.肃遂拜蒙母 遂成枯落(《诫子书》) C.欲学 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十二章》) D.臣闻之 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8.吕蒙不愿学习的理由是A ,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B 。吕蒙和晋平公在C 方面是相同的。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 【乙】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