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53818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文言文《小石潭记》对比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4214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文言文,小石潭记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文言文《小石潭记》对比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是岁三月朔①,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隐溪②乘小肩舆③,余与立恭徒步。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傍有盘石,容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④。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⑤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⑥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节选自杨士奇《游东山记》) 【注释】①朔:旧历的初一。②隐溪:人名。下文“立恭”也为人名。③肩舆:轿子。④森布蒙密:形容树荫浓密。⑤葩(pā):花。⑥平衍:平坦。 1.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光下澈”中的“澈”是穿透的意思,侧面写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B.“犬牙差互”中的“犬牙”是指像狗的牙齿那样,形象地写出了溪流岸势交错不齐的样子。 C.“悄怆幽邃”中的“悄怆”是寂静空旷的意思,写出了小石潭周围环境之静谧。 D.“遂造焉”中的“遂”是于是的意思,写出了作者及友人见到茅屋随兴而往的兴致。 2.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结合甲文段内容,说说作者观赏景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4.甲、乙两文段所写景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结合两文段内容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雨中上韬光庵①,雾树相引,风烟披薄,木末飞流,江悬海挂。稍倦,时踞石而坐,时倚竹而息。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②得水而活,惟韬光道中能全有之。初到灵隐,求所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者,竟无所有。至韬光,了了在吾目中矣。白太傅碑可读,雨中泉可听,恨僧少可语耳。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益信声无哀乐也。 (节选自明代萧士玮《韬光庵小记》) 【注】①韬光庵,寺名,在杭州西湖。②营卫:原指由饮食中吸收的营养物质,这里指精气。 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日光下澈 (2)俶尔远逝 (3)益信声无哀乐也 (4)恨僧少可语耳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枕上沸波,终夜不息,视听幽独,喧极反寂。 7.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大都山之姿态得树而妍山之骨格得石而苍山之营卫得水而活 8.【甲】文“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