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53917

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预热卷【吉林专用】(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2607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预热,吉林
  • cover
2024届中考语文模拟预热卷【吉林专用】 【满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综合(7分)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从自然中走来。它是浇guàn(①)了大地的甘露,是烂漫了生命的菊花,是(②)风雨的荷叶;文学,从想象中走来。它是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是郭沫若虚构的piāo(③)缈“天街”,是安徒生笔下的滑稽(④)“新装”。 品味文学,不是(⑤)的盲从,不是无病呻吟的矫情,不是附庸风雅的装饰,而是一种高雅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文学让我们由浮躁变沉静,由平凡变伟大,由狭隘变广博。同学们,请开启你的文学阅读之旅吧! 1.请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根据汉字写出拼音。(3分) ①浇guàn ③piāo缈 ④滑稽 2.根据语境,填入括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文学是(②)风雨的荷叶。 品味文学,不是(⑤)的盲从。 A.蒙蔽 麻木不仁 B.遮蔽 麻木不仁 C.遮蔽 随声附和 D.蒙蔽 随声附和 3.下列选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段中“甘露”“荷叶”和“滑稽”三个词语的词性不同。 B.文段中“品味文学”是并列短语,“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是动宾短语。 C.文段中“无病呻吟的矫情”和“附庸风雅的装饰”是偏正短语。 D.文段中“文学”是名词,“浮躁”“沉静”是形容词,“变”是动词。 二、综合性学习(6分) 4.语文之美,美在浸润。班级发起“少年正是读书时———我的小小书斋”活动,请完成相关任务。 (1)书斋命名。历代文人雅士讲究书斋的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现用思维导图将它们进行归类梳理,请你将导图补充完整,为书斋命名提供参考。(2分) ① ② (2)对联明志。文人多拟写书斋对联表明心志。下面两副对联中你会选择哪一副悬于书斋呢?请阐述理由。(2分) A上联:室雅何须大 下联:花香不在多 ———郑板桥 B上联:万卷古今消永日 下联:一窗昏晓送流年 ———陆游 (3)读书良方。下面这段话介绍了两种读书方法,请你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任选一种谈谈你的理解。(2分) A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节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 B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节选自南宋学者陈善《扪虱新话》)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11分) 【材料一】 “重阳”的名称,来自《易经》中的“以阳爻为九”。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 明确提到“重阳节”,始见于三国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因“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被赋予天长地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2月28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18766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35280人,占13.5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个百分点。我国在“十四五”时期(2021-2025)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国家、社会和个人都极为重要。对年轻人来说,重阳节行孝道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百善孝为先”的继承,也是对社会责任的一份承担。 (张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