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53927

北师大版二下5.3《十年的变化》(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7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60499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北师大,二下,十年的变化,课件,教案,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加与减》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加与减》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一学段“数与运算”和“数量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探索加法和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计算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道理,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数,以及掌握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买电器”一课主要探索并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回收废电池”一课借助口算或数线、计数器等直观模型,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十年的变化”一课借助直观模型数线和计数器,继续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小小图书馆”一课借助数线和计数器,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小蝌蚪的成长”一课借助数线和计数器,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算得对吗”一课探索加减法验算的多种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教材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抽象出算式,通过多种方法经历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过程,理解算理。 (三)学生认知情况 在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万以内数,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已经能够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还能根据加减法的意义正确列式。由于本单元出现的加减法涉及的数比较大,难度加大,而学生对于算法容易掌握,对于算理掌握不好,所以在学习新知识时,需要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先学会整十、整百加减法,再探究个位加减的问题,以此循序渐进探究,把重点放在算理上。 二、单元目标拟定 1.结合直观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结合具体情境,能进行简单的估算,并让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并能提出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结合现实情境和加减法的验算过程,体会验算的必要性,能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数、整百数加减法的口算及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探索加减法验算的多种方法,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二)教学难点 1.理解算理,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法。 2.理解验算的算理,并体会其多样性。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数学课程标准》针对计算,指出:“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特点如下: 1.理解算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材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