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5511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6.6探究滑轮的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2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237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八年级,物理,6.6探究滑轮的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6.6探究滑轮的作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附课后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并能识别; ⒉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⒊认识滑轮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结构、特点及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滑轮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滑轮的实质。 教学难点 动滑轮的作用及实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法 教学用具 滑轮、钩码、细绳、弹簧秤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⒈杠杆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⒉剪铁用的剪刀和镊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二、引入 利用课本的漫画,通过课件演示。激发学生学 习滑轮这种简单机械的兴趣。问题:为什么胖子能拉住包,瘦子却被包拉上去呢?这里利用到的机械叫做滑轮。 三、新课教学 (一)、定滑轮 ⒈构造:带有凹槽的轮、转轴、外框; ⒉定义:工作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看课本图,分辨哪个是定滑轮。 ⒊定滑轮的特点: (1)、演示实验:a.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b.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c.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d.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e.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按课本本节实验要求进行。 参照课本图装置进行。 (2)、说明:重物用2个钩码表示,用弹簧秤测得的 数值有两个,一是钩码重,另一个是通过定滑轮拉 钩码时弹簧秤的示数。 (3)、解释动力方向的改变。 (4)、定滑轮实质:支点在转轴,力臂为轮子半径的等臂杠杆。 (二)、动滑轮 ⒈定义: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 ⒉动滑轮的特点: (1)、演示实验2 a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b.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c.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d.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说明:重物用3个钩码表示。用弹簧秤测出钩码 重。用弹簧秤通过动滑轮来拉钩码,读取弹簧秤的示 数时,跨过动滑轮的两条绳要竖直、平行。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值分析得出,使用动滑轮提升 钩码,弹簧秤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教师指 出: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 (4)、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此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但是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要多费距离。 (5)、动滑轮实质:支点在轮边缘,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三、练习: 1.重200 N的物体,使用定滑轮将它提起 时,不计摩擦和滑轮重,所用拉力是_____N,如果使用动滑轮将它提起,所用拉力是_____ N. 2、.如图所示,匀速向上拉动弹簧秤乙,当弹 簧秤甲的示数为5 N时,弹簧秤乙的示数为 _____N,从而可知被提重物所受重力是 _____N,这个滑轮属于 _____滑轮. 3.如图所示,是用弹簧测力 计测量滑轮拉起重物时所用力的情况,比较甲、乙两图可得结论_____;比较甲、丙两图可得结论 _____. 课后记 一、纠正作业中的错误: 1.滑轮的识别,尤其是动滑轮,作用力作用在中心的轴上,虽然费力但是省距离。 2.讲清动滑轮重力不能忽略的情况下,如何判断绳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