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55355

5.《守株待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163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守株待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守株待兔》(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本单元第一篇课文是文言文《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课后练习“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未而守株””是三年级上册“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这一朗读目标的提高,即学生需要在了解文言文的语言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的基础上,在借助注释、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停顿,从而把课文读通顺。课后的两个练习题,指出了三年级下册学习寓言的两个目标:(1)读懂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2)通过具体问题的回答,检测对寓意的感悟理解,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避免要学生高度概括寓意的要求。 课文是继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之后,编排的第二篇文言文,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已经有所了解;二年级下册课文《寓言二则》已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了“寓言”这种文体,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新旧内容和知识之间的联系。 《守株待兔》-课,故事非常短小,但是要让学生理解“种田人是存在侥幸心理,把偶然当成了必然”的深刻道理还是比较困难的。因而,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行为,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体会人物的愚蠢可笑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认读“木”“耕”“释”“货”4个生字,正确读写“守”“株”“待”“耕”“触”“颈”“释”7个生字。 (二)通过借助注释、插图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意思,读懂课文寓意。 (三)能正确流利地朗议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 (一)认识“耕、冀”等四个生字,重点指导“耕”字的书写。 (二)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四、教学准备:课件,句子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读话导入,激发兴趣 1.由单元导语“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于”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守林持兔、同时指导书写“守”“株”“待”,学生书空) 2.指名说说《守株待兔》的大致内容。 3.出示课文内容: 这是一过文言文,全文仅39个字、完整、清楚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寓高故事 (二)正确朗读,感受文言文节奏 1.自由读课文、提示:借助拼音读正确、难读的地方多读几: 2 检查正音: 预设:而身为宋国笑。 为(wéi)①位:2当、作;③成、变成;④是;⑤被: 为(wèi)①替、给;表示目的;③表示原因、 根据意思给句中的“为”选择合适的读音,整句读一读 3.教师范读课文: 联系三年级上册文言文《司马光》,知道读文言文要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学生根据教师范读,在停顿处画上斜线(多种形式练读:自己读、同桌互读、推荐读、集体有节奏地朗读) (三)借助注释和插图,疏通文意 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和插图来理解句意,想象情景。 1.理解“耕者”。思考:故事里的宋人是干什么的,从哪里看出来?(耕者) 课文注释里没有“耕者”一词的相关解释,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推断:文言文往往单字成词、看到“耕”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哪些词呢?(耕地、耕田、耕种)“者”在这里表示“……的人”,所以耕者就是耕田的人。 在课文插图中,找一找“耕者”。 2.看图质疑:耕者怎么不在田间劳作呢。他在干什么?(守株待兔) 3.根据问题,查找故事起因。 耕者的这种行为因何而起?(板书:起因) (1)学生交流。(板贴句子:田中有株。免走触株,折颈而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事情的起因。 (3)学习古今异义字“走”。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拓展两个熟悉的例子:“龟兔竞走”“儿童急走追黄蝶”。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