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57070

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件(27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4-06-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141618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2024,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
  • cover
(课件网) 逻辑与思维 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为万人瞩目。” 一位导游是这样介绍中国长城的: 思考:导游的话有什么逻辑错误 这启示我们 遵守逻辑思维规律 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 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同一律 矛盾律 排中律 探究:以上对话中的逻辑问题? 结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这种没有保持概念同一性的思维,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探究与分享 甲:“你们这样通宵达旦、吵吵闹闹地在宿舍打牌,影响别人休息。” 乙:“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别人没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 指“除打牌者之外的人” 指“除打牌者和甲之外的人” 01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 的思维。 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与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 确定性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 2.同一律含义(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 (1)常用公式:“A是A”。 (2)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3.同一律的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4.违反同一律所犯的逻辑错误 ①“偷换概念”: 把不同的概念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 例如:顾客:你这里有好茶吗? 店员:我这儿全是好茶,从来不卖变质茶? ②“偷换论题”:把不同的判断当作同一判断来使用,从而使议论离开了原来的论题。 例如:老师问小明,你咋今天才交作业?小明回答:小强刚开始做,今天都交不了 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①老师:你是怎样认识孙中山的?学生:老师,我不认识孙中山。 ②你那么有钱,居然在路边吃麻辣烫,不在路边吃,难道在路中间吃 ③顾客:你们这儿是怎么搞的 啤酒里有苍蝇! 服务员:啊,不要紧,我们这儿的苍蝇不会喝很多酒。 偷换概念:评价和理解→日常生活的交往 偷换论题 偷换论题 事例评析: 小张去年还是学生,现在已经是教师了。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上述材料中的论断有没有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发展变化. ①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 ②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同一律所维护的思想确定性是认识变化发展中的相对确定性。 5.条件性 【总结提示】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必须同一; 在不同时间或不同条件,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可以不用同一。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某电站外高挂告示牌,上面用醒目的大字写着:“严禁触碰电线!千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上面的话是否成立,为什么? 探究与分享 有同学说:“我坚信一位哲人的名言,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话。” 1.遵循矛盾律的理由 2.矛盾律的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就要遵循矛盾律的要求。 (1)常用公式:“A不是非A”。 (2)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表示对A否定的论断)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3.矛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