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58135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611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中考,一模
  • cover
2024年长春市九台区初中毕业生模拟考试 语文 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3道小题。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8分) 摘抄法是积累写作素材的一种方法。即把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优美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刻的哲理摘抄下来。小文有摘抄优美语段的好习惯,下面是他摘抄的有关“美学”的语段,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美学或艺术学,都离不开对于“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美是无形的,是抽象的,它不是具体的实相,而是感觉对于外物的体验,心灵对于世界的映现,是心物相结合的结果。由于心物不是恒定的,无论是心或是物都是变化着的,这就决定了美的yìng现并不是恒定的,而需要恰当时机和必要条件。美( )在心,( )在物,( )是心物感应的结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这句诗中体现的是生命的倏忽易逝以及那不可挽回的时光,作为承载心灵的生命也不可能恒常不变。而恰恰在无常和多变中,心灵和外物在某一时刻的遭遇和互鉴,显现出了永恒的美。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1)承载()(2)yìng现() 2.依次填入语段括号内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不但而且并且 B.因为而且所以 C.既不也不而 D.一边一边一边 3.在语段中方框内填入标点符号,错误的一处是()(2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AB C 4.下列对于语段中画横线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美学或艺术学,都离不开“美是什么”这一问题。 B.美学或艺术学,都离不开关于“美是什么”这一问题。 C.美学或艺术学,都离不开对于“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思考。 D.美学或艺术学,都离不开对于“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探讨。 5.古诗文默写填空。(7分) (1)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3)不是任何事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写:“_____,_____。” (4)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名句已经超越了其原有的意义,被赋予一种新的生命,成为后人表达自己情感、思想的媒介。陆游《游西山村》中的“_____,_____。”一句,就常被后人引用,用以强调人们只有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折磨之后,才能达到或领悟到崭新的境界。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6~8题。(7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