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58302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诵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3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193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单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诵读,古诗,课外
  • cover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熟读成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2. 学会赏析诗歌,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意。 3. 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诵读和欣赏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揣摩诗歌语言,品味诗意。 2. 教学难点: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诵读和欣赏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祖国山川美景图。(课件出示洞庭湖的风景图) 师:大家知道这些图片是哪个地方吗? 生:洞庭湖。 师:是的,多美的洞庭湖!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在洞庭湖边吟诗作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伟大的诗人刘禹锡到美丽的洞庭湖欣赏月夜之美。(板书:望洞庭) 2. 文学常识介绍:干谒诗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 唐人干谒诗是时代和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一方面,士 子们以之铺垫进身的台阶,因而言词颇多限制,作起来往往竭尽才思,另一方面,由于阅读对象或为高官显贵、或为社会贤达,干谒诗大多表现出含蓄的特征,作者也常用比喻的手法。 3.了解作者:孟浩然 孟浩然(689一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以隐士终身。 4. 诗歌讲解: 学生齐读诗歌,划分诗歌节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结合注释,讲解诗歌内容。 涵虚:指水映天空。涵,包含。虚,天空。 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太清,天空。 济:渡过。 端居:闲居,平常在家。 耻:有愧于,感到羞愧。 坐观:旁观。 徒有:空有、白白地有。 结合注释,翻译诗词 八月的洞庭湖,水势浩渺无边,水天迷蒙。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只能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整体感知 (1)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内容:描绘了洞庭湖壮观的景象,表达了自己想要做官的愿望。 1.首联写景:远眺湖面,水天合一; 2.领联写景:水汽蒸腾,波涛汹涌; 3.颈联过渡:以舟为喻,有意出仕; 4.尾联隐喻:垂钓隐喻,希望举荐。 (2)说说“涵虚混太清”中“混”字的表达效果。 “涵虚混太清”中“混”字的表达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融合一体:强调了天空和湖水在视野中相互交融、浑然一体的感觉,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水天相接的景象。 2. 营造广阔感:凸显出景色的开阔和宏大,让人感受到天空和湖水的无垠。 3. 增强画面感: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能够产生更强烈的视觉体验。 4. 体现自然的和谐:暗示了自然景观的和谐与统一。 5. 引发遐想: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让他们自行脑补水天交融的美妙景象。 总之,“混”字在这句诗中的表达效果非常显著,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广阔、交融、和谐的美丽画面。 (3)品味“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蒸”“撼”。 “蒸”: 生动描绘:形象地表现出云梦泽上水汽蒸腾的样子,让人仿佛能感受到云梦泽的壮阔景象。 强调浩大气势:凸显了水汽的浓郁和蓬勃,暗示了湖泊的广袤和丰富的水资源。 增添朦胧之美:使诗句具有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 “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