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58965

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祥和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53336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祥和,中学,中考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历史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考古发掘是了解史前时期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出土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玉器文物可以印证中华文明的( ) A. 先进丰富 B. 稳定发展 C. 多元一体 D. 民族交融 2. 孔子曾说过“士志于道”“君子谋道不谋食”。他的弟子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这些言论反映了( ) A. 士阶层对道的探索 B. 士阶层的价值定位 C. 儒者们的高行美德 D. 百家之道趋于统一 3.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材料表明( ) A. 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B. 分封制导致诸侯独立性强 C. 郡县制有利于秦朝的统治 D.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 4. 下图是取自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北魏帝王出御图》,图中所有人物的衣着均是峨冠博带,宽衣大袖,与北魏传统民族服饰截然不同。这反映了( ) A. 北魏时期的文化发展 B. 北魏时期的民族交融 C. 北魏衣冠制度的变革 D. 北朝时期的政权并立 5. 魏征是中国历史上有名谏臣,其直言不讳,深受唐太宗喜爱,赞扬他“觉其妩媚”。下列名言符合魏征特点的一句是( )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C.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 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D.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6. 据记载,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农业税占全国税赋总收入的30%.工商税占70%。南宋绍兴末年,政府仅对进口商品征收7%-10%的关税,但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的关税收入就达200万贯。由此可知宋代 A. 海外贸易到达范围广 B. 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发达 C. 出现了大规模的商业城市 D. 农业生产落后 7. “此书图文并茂地展现了中国17世纪之前的科技成就,其中很多在当时世界都是一流的:最先进的纺织机械———花机,竹筒排空瓦斯和巷道支护等煤炭开采技术 ”材料描述的这一著作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天工开物》 C. 《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 8. 明中叶以后,江南地区的盛泽镇鼎盛时期拥有人家万户,其中机工、曳花有数千人,炼坊、染坊等的雇佣工人又有近千人,几乎可以说至少有一半人家以此为生。这说明江南地区( ) A. 传统经济结构解体 B. 官营手工业规模庞大 C. 生产关系出现变革 D. 生产经营区域化初现 9.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古老的中华文明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之所以如此艰难曲折,不仅因为它是外来、强迫、后发的,更是因为当时的大清王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这个挑战竟毫无认识,因此不知所措。”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 鸦片战争是中国走向屈辱史的开端 B. 列强侵略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C. 清朝没有把握住走向近代化的机遇 D.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0. 如题9表,关于义和团运动,亲历义和团运动的人们有不同的记载。这反映出( ) 时人眼中的义和团 记载 作者 (义和团)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 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 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劳乃宣 (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 西什库天主教堂的樊国果 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企图利用义和团的清朝大臣刚毅 A. 由于作者立场不同对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记载 B. 历史记载都是客观真实的 C 综合多个历史记载即可得出历史事实 D. 一手史料比二手史料可信度更高 11. 《辛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