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60797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23742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
    秘密★考试结束前 2024年春季学期学生综合素养阶段性评价 八年级语文(1)试题卷 【命题范围:第1、2单元+第9课+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加必读课外阅读内容)】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感悟下面的选段。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北国早春,冰雪渐渐消融,气温伴随着鸟鸣急剧快速提升。山野的杏花先开,那干瘦乌黑的枝条上_____出明亮的粉色花朵,生意盎(àng)然。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洒在田野上,微风吹拂着嫩绿的树叶,沁人心脾的花香_____在空气中,远处山坡上点缀着红色的桃花,如同粉色的云彩飘洒在青青的山间,给人一种温暖而清新的感觉。房前一簇簇杏花,被衬托在灰暗的土石中,倒像是癞秃头上的疮(chuāng)疤。花,宜近看不宜远看;树,依凭体态之美,才宜于远看。鲜艳的李花,远看不过是一堆白色灌木,失其妖娆(ráo);牡丹、芍药远看也不见其丰满华贵之态,只呈点点嫣红了,古柳也参(cān)差披拂,摇曳多姿。所以,中国传统绘画中画花大都表现折枝花卉,取花瓣转折之柔和,如亲其肌肤,闻其_____。鲜花令人珍惜,花比青春,年华易逝,花期苦短,这实在是人生撼事。为了_____短暂的花期以恒久深远的含义,人们赞美莲是花之君子,兰为空谷佳丽,梅为花中傲者……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盎(àng) B. 疮(chuāng) C. 娆(ráo) D. 参(cān)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沁人心脾 B. 点缀 C. 嫣红 D. 撼事 3. 选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绽放 弥漫 芬芳 赋予 B. 绽放 散漫 缤纷 授予 C. 绽开 弥漫 缤纷 授予 D. 绽开 散漫 芬芳 赋予 4. 对选段中划线病句的病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搭配不当 B. 成分残缺 C. 重复啰嗦 D. 句式杂糅 5. 将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给自己起过一个“耕砚牛”的绰号,勉励自己要像牛一样勤奋耕耘。 ②正是因为像牛一样勤奋,他才最终收获了“画虾数十年始得其神”的真功夫。 ③古语有言:“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 ④他还经常对人说,“不教一日闲过”,甚至还给自己立下每天必须画5幅画的规矩。 ⑤牛之所以成为人们讴歌的对象,还在于它具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品质。 A. ⑤③①④② B. ③⑤①②④ C. ⑤①④②③ D. ③⑤①④② 6. 名篇名句默写。 诗歌是流淌着感情的文字。面对离别(1)“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那是李白对故乡无限眷念的深情。“挑兮达兮,在城阙兮”。(2)“_____,_____!”(《诗经·郑风》)那苦恋女子的失落与叹息让人为之动容。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_____,_____”以“钓”作比,委婉含蓄的表现自己从政的心愿。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材料一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方言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例如长期的小农经济、社会的分裂割据、人口的迁徙、山川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 材料二 据2023年10月27日《北京科技报》分析: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移民以及前所未有的人口大流动,例如三峡大移民,农民工涌入城市,方言的地域性框架被打破。据长江大学文学院的侯永员介绍,浙江金华市曾经做过一个金华方言的调查,在6岁到14岁的孩子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