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62456

22四季之美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390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 cover
五上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四季之美》是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的一篇散文,作为译文,在单元体系中有其独特性,这篇选文不仅遣词造句上更适合儿童学习,而且字里行间渗透着日本俳句这一传统文学样式的特点,内容浅近易懂,结构工整规范,语言隽永质朴,但在看似朴素的语言中却隐藏着作者特有的习作密码。 1.文体特点 《四季之美》是一篇随笔散文,依次例举了春夏秋冬相对应的四个时刻,作者心性敏感,四时转换,美的格调自然不同,但不变的是作者对自然与生命的爱;文章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总分构段方式,每个自然段以一句话统领,句式相同。 2.文化底蕴 清少纳言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歌人、作家,曾任女官,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熟读《汉书》《蒙求》等汉文著作,才华不凡;《枕草子》是日本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是放在身边随时做记录的小册子,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真实性、随意性以及片段性的特点。 3.语言表达 文章语言简洁,没有长篇大论,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就是一处景,静态描述的同时也穿插景物的动态之美;作者没有选择每个季节最具代表性景物,而是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从女性细腻的体验出发,给读者以独特的韵味;文风明快,描写景物时积极和谐,春天的黎明是色彩美,夏天的傍晚是诗意美,秋天的黄昏是温暖美,冬天的早晨是闲逸美。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红晕”“鱼肚色”等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2.梳理作者所写的四季景物,体会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 3.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课文中的动态描写。 4.体会景物描写中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表,梳理四季景物,初步体会课文中的动态描写。 2.体会景物描写中的情感,感悟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近作者,初知内容 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选自《枕草子》。“枕”是枕头,“草子”是草稿本,所以“枕草子”的大致意思是放在枕边的笔记本。作者是清少纳言。这个名字的正确读法是清———少纳言,“清”是姓,“少纳言”是官名。 2.清少纳言在《枕草子》里写的都是一些短小的随笔,短的就两三句话,长的也就两三百字。这些随笔都记录了些什么呢?我们来看一下。 3.《四季之美》是《枕草子》里的第一篇随笔,清少纳言用较短的篇幅写了春夏秋冬四季之美。因此,写这篇随笔,清少纳言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选择景物。 4.关于四季之美的诗文我们看过不少,请回忆一下,大部分人写四季之美都会选择写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 5.朗读课文,学习字词,说说清少纳言是怎么选择的。 (1)认识生字,学习词语。 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闲逸 大雁 降临 凛冽 炭火 火盆 走廊 未免 萤火虫 比翼而飞 夜幕降临 心旷神怡 (2)认知多音字。 红晕 鱼肚白 暖和 (3)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完成作业单表格) (4)浏览课文,感受总分的构段方式。 【设计意图】走近作者,了解随笔的文体特点,初读课文,在认识生字词的基础上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总分的构段方式。 活动二:走进春天,感受色彩之美 1.我们先来读“春天”。春天黎明的天空,是什么吸引了清少纳言呢? 2.这些颜色,你们认真看过吗?我们来欣赏一些画面。(出示黎明时天空的图片) 3.这些颜色确实美,老师也来写一段话,把这些颜色写进去。你们比较一下,想一想:哪段话写的景色更美一些? 4.你们为什么都觉得课文的第1自然段段写得美呢?(文中有很生动的动词)请你们小组讨论:这些动词好在哪里? 5.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春天黎明的美在于天空、云彩的颜色,感受语言的特点和景物变化,培养语感并体会色彩之美。 活动三:走进夏天,感受诗意之美 1.走进夏天的夜晚,边读边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