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65220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含解析))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17413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传播,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2019
  • cover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1.宋朝苏易简在《文房四谱》说:“汉初已有幡纸代简。……蔡伦锉故布及鱼网、树皮,而作之弥工。”此记载 A.说明了蔡伦对造纸工艺的改进 B.证明了蔡伦对“纸”的发明 C.否定了蔡伦对造纸技术的贡献 D.反映了造纸技术发明艰难 2.某一时期,教科书谈到唐太宗时希望能“隐寓尚武强国之道”;教《木兰诗》要学生领会“女子亦有军国民资格”;讲铁路则夸其“为工战、商战之利器,更为兵战之利器”。这一时期 A.国民经济恢复军事力量强大 B.政府推行预备立宪试图自救 C.垄断控制教育实行文化专制 D.政府关注民族意识的培养 3.下表为1862—1900年中国创办的37所新式学校的分类统计。这折射出当时中国( ) 类别 数量(所) 占比(%) 翻译类 8 21 企业专门技术类 11 30 军事技术类 18 49 A.西方学说得到广泛传播 B.科技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C.教育体制日益走向完善 D.学习西方以实用性为主 4.大学既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传承、研究、融合、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下列关于西方大学说法正确的是( ) A.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 B.拿彼仑使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 C.洪堡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 D.美国实行“大学区”制度 5.张謇在《国家博物院图书馆规划条议》中指出:“自金元都燕,迄于明清,所谓三海三殿三所者,或沿旧制,或扩新规,宫苑森严,私于皇室,今国体变更,势须开放……非改为博物苑图书馆不可。”他提出此条议应在( ) A.1898年 B.1905年 C.1913年 D.1933年 6.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出土“中华第一长文觚”(读作gū如,是古代用来书写的木简),该觚文不见于传世记载,是一篇全新的策问类文献。全文约700字,字体为典型秦隶,载有谋士游说秦王“寝兵立义”之辞,“纵横”色彩浓郁,体例文风与《战国策》《战国纵横家书》近似。该觚的出土( ) A.是秦统一文字的实物见证 B.可印证《战国策》内容的真实性 C.是研究秦朝的第一手资料 D.可作为研究秦隶的重要实物资料 7.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文博类节目圈粉无数,“考古热”、“博物馆热”蔚为风潮。“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数量由4692家增长至5788家,平均每年参观人数增加1亿人次。由此可知,这有利于( ) A.中华文化的传承 B.历史古籍的保存 C.学校教育的完善 D.博物馆馆藏的增加 8.下列有关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发展的各元素,组合不正确的是 ( ) A.现实主义-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B.浪漫主义-大仲马-《巴黎圣母院》 C.现代主义-海明威-《老人与海》 D.民族文学-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9.“从人才培养来看,中世纪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职业性学校。它们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以后从事法律、医学、教学这些世俗专业或献身教会工作所用。”材料反映了中世纪大学( ) A.具有实用主义的色彩 B.是西欧社会普遍的文化符号 C.与现代大学完全相似 D.逐渐倾向于世俗化和商业化 10.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中国选手谷爱凌获得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金牌。她的比赛场地-—-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在首钢遗址上建造的,充分利用了老工业厂房和景观。材料反映出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 ) A.普及了民众参与冰雪运动 B.带动旧园区工业升级改造 C.利用了废弃工业遗址价值 D.重塑了首钢重工业基地的地位 11.到2022年,我国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将进一步健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历程,其中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确定是在 A.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C.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2.近年来,各大博物馆竞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