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65267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5课《诫子书》知识点梳理(学案)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0次 大小:683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3,15课,学案,梳理,知识点,诫子书
  • cover
15.诫子书 [三国]诸葛亮 一、课文助读 【文题解读】选自《诸葛亮集·文集》卷一。“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当作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北伐途中放心不下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劝勉诸葛瞻。 【作家作品】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后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为了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一生效忠刘氏父子,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政权日夜操劳,对儿子,他寄予厚望,又不大放心,故写下这篇《诚子书》,对他加以教诲、训诫。 二、课文解析 原文 参考译文 赏析与理解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君子的操守品行,以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能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宁静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层意 第一层(第一句):作者开篇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 ●内容理解 作者认为如何才能修身养德?方法是什么? 【答案】“静”与“俭”,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①“静”就是淡泊、宁静。“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②“俭”就是节俭、俭朴。“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炼的关键性作用。 层意 第二层(“非淡泊无以明志”至“险躁则不能治性”):明确“静”与“明志”“成才”的关系。 ●内容理解 1.为什么说“淡泊”“宁静”是“明志”的前提? 【答案】①“淡泊”,指不为名利所动,能安贫乐道,守道不移;②“宁静”指心情安宁,内心澄净。③不受世俗影响,淡泊宁静中方能明确内心真实所想,才会坚定自己的志向,进而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2.为什么要想有才学必须要“静”? 【答案】①想有才学必须要学习,②而求学的过程必然是孤独寂寞的,③只有心无旁骛,潜心专一,才能深入思考,精研学问。 导图助记 治学:志、静←—学←→才 层意 第三层(“年与时驰”至结尾):写作者对儿子的殷殷叮咛。 ●内容理解 文章结尾作者对儿子的谆谆教诲是什么? 【答案】①要惜时勤学,不要蹉跎时光。②奉献于社会,为社会所用。 主旨 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告诫、劝勉的一封信。文章主要论述修身治学的道理,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写作 特色 (1)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 (2)中心突出。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个“躁”字,对比鲜明。 (3)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文意周密深刻,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