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865624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2课《古代诗歌三首》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30970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22张,课件,古代诗歌三首,12课,下册
  • cover
(课件网) 12 古代诗歌三首 马诗 石灰吟 竹石 阅读三首诗的题目,找出有什么特点? 事物 人(品格、精神) 托物言志 咏 物 诗 马 诗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被称为“诗鬼”。他七岁能辞章,十五岁工乐府,一生体弱多病,仕途困厄。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初读课文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写景 空旷 荒凉 寒冷 月光皎洁 塞外的沙漠里,沙子在月光下如雪般洁白,月亮高悬在燕然山上,恰似一把弯刀。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时 跑 清爽的秋天 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装备,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文中指戴上金络脑这个装备,象征马受重视,得到重用。 抒情 诗人仅仅是要写一匹渴望建功立业的战马吗? 李贺年少成名,一生仕途失意,却有“世上英雄本无主”的英雄气概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愿望与雄心。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 托物言志 石 灰 吟 [明]于谦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大臣、军事家。著有《于忠肃集》十三卷,系其被害约二十年后汇集而成。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初读课文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石面对严酷考验,从容不迫,处变不惊 坚强、坚韧 于谦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在12岁时写下了《石灰吟》。 于谦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成语“两袖清风”就与于谦有关。 于谦行事章奏,悉合机宜,号令明审,且爱国忘身,自奉俭约,中外威服。景泰八年正月,于谦遭诬陷以谋逆罪被杀,籍没时家无余资。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石面对严酷考验,从容不迫,处变不惊 坚强、坚韧 一语双关:即指石灰本身的洁白,更指高尚的节操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品质?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石灰自喻,体现了不向恶势力妥协、屈服的精神。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坚贞不屈的精神,和清白正直的崇高气节。 竹 石 [清]郑燮 郑燮(1693-1765),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著有《板桥全集》。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初读课文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所题的诗。 题画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拟人: 扎根很结实 竹子扎根青山一刻都不松懈, 牢牢扎在岩石裂隙中。 经历千万次的磨炼仍然坚韧挺拔, 任凭东西南北风的呼啸也不动摇。 任凭 你 诗中哪些字眼在写竹子的精神? 又是一种什么精神呢? 竹子:傲然挺立、坚韧不拔 郑燮出身寒士子家庭,幼年丧母。乾隆七年出任山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东巡至泰山,封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因饥荒为民请愿得罪大吏而被罢官。郑燮为政有干才,痛恨官场腐败作风,同情底层百姓。他许多奉公为民的措施,触犯了豪绅富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被诬罢职。他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即被人称为“狂”和“怪”。罢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通过学习这首诗以及对诗人经历的了解,说说诗人和竹子的相似之处? 诗人与竹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