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65991

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1018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开县,中考,一模
    2024年封开县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 (范围:中考范围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说明:1.全卷共7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 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再用2B铅笔填涂考生号信息。 3. 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各题号指定答题区域内。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 填涂,例如选择A, 正确的涂法是题■;非选择题必须用钢笔或签字笔作答,否则 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 、积累运用(29分) 1. 默写古诗文。 (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子在川上曰: “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 (2)闻天语, ! 。 (李清照《渔家傲》) (3)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5) ,夜泊秦淮近酒家。 ,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6)无丝竹之乱耳, 。 (刘禹锡《陋室铭》) (7)与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意境相同(写出大雪纷飞, 一 片寂静)的句子是“ ”。 《湖心亭看雪》 (8) ,归去, 。 (苏轼《定风波》 2.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写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陶弘景在《答谢中 书书》中写到“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沙鸥翔集,锦鳞游 泳”。请你根据内容和下面的知识卡片思考:自然界中花鸟众多,古人为什么偏爱“鱼”这 个意象进行创作 (2分) 知 识 卡 片 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鱼常常出现在婚礼和春节等场合。 2.孔鲤,字伯鱼,孔子独子。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 曲阜)人,因其诞时鲁昭公赐孔子一尾鲤鱼而得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5分) 俄罗斯、乌克兰冲突不断升级,引发了我们有关战争的思考:战争,到底给我们带来了 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人不以为然,认为战争离我们十分遥远。但你可曾想过,战争让 无数曾经生活)ān shì( ) 的人diān pèi liú lí( ), 让无数曾经蓬勃发展的城市成为不毛之地,让无数曾经欣欣向荣的国家哀鸿遍野。 曾几何时,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大地上耀武扬威,不少国人遭受迫害。无数革命前辈捐躯 赴国难,才击退了敌寇,建立了新中国。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乐于吃苦的长征精神……… 如一座座丰碑chù lì( )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现今,我们应勿忘战争之痛,珍惜 和平生活。 3.根据拼音,在语段中括号内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1)ān shì( ) (2)diān pèi liú lí( ) (3)chù lì( ) 4.语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以为然 B. 蓬勃 C.不毛之地 D. 哀鸿遍野 5.下面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 尽管是读书还是听书,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 然之气。 (B)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虽然改变了阅读方式,却改变不了求知次序与学习规律。 (C,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阅读的关键词从来都是持之以恒。哪怕“登高而招” 哪怕“顺风而呼”,“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规律不会改变。 (D) 从这个意义上看,有声作品帮助人们走出了“因声而听”的第一步,但“因听而思”“因听而悟”还得靠读者自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0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知识的获得不仅源于书本,更源自生活的体验。小语、小 文、小海一行来到图书馆,开展他们的“文化之旅”,既获取文化知识,也进行实地探究!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加入进来吧! (一)走进图书馆 6. 小语看见了圆書館,对 三个字来了兴致。根据汉字的演变 过程,这三个字属于 (字体)。(2分) 7. 小文因站在进馆口左边,他看见了门口对联的上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