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血液与血型》(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血液与血型 单元 第4单元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主要是血型及血型鉴定的过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卫生保健关系密切,为学生了解人体生理活动奠定基础。 2022新课标要求 学会根据血常规等化验的主要结果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生命观念:通过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和血型鉴定的过程,形成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科学思维:通过探究ABO血型鉴定,让学生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实践:探究ABO血型鉴定,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责任态度:举例说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认同我过到五常献血制度。并确立自己成年后愿意无偿献血的观念。 学情分析 以理性认知为主,但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重点 说出ABO血型的类型与血型鉴定的过程。 难点 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小资料,血型种类的发现 了解血型的种类 让学生对血型有个初步认识 讲授新课 创设情境伤者大出血。医生要采取什么急救措施?了解人的ABO血型鉴定原理材料分析,输血要遵循什么原则?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引导学生讨论结合已知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血型的特点,是学生学会血型鉴定的方法学生交流讨论讨论有关无偿献血的话题 侧重于学生的思维加工演示血型鉴定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血型的分类知识,使新知识,被同化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唤起学生关爱他人,珍爱生命的真实情感通过相互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课堂练习 见PPT和教学单 学生思考并认真完成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堂小结 分享收获 让学生畅所欲言 打开学生的思维大门 板书 10.1血液与血型1、血型:A 、B、AB、O 2、输血原则--输同型血3,、无偿献血 条理清晰,便于识记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学生理解人的各种生命活动非常重要。通过多元的学习方式,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接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件网) 10.1血液和血型 苏教版版七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课标要求 01 学习目标 02 探究新知 03 课堂检测 04 课堂总结 05 课后作业 06 目录 2022新课标要求 学会根据血常规等化验的主要结果初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 学习目标 1、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鉴定过程 2、关注自愿无偿献血 血型的种类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究,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也就是ABO血型。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Rh血型系统等。1930年,兰德斯坦纳获得诺贝尔奖。 新课导入 目的:说明血型鉴定的过程。 器材:模拟配制的“A型血” 、“B型血”、 “O型血”、 “AB型血”和“A型标准血清”、 “B型标准血清”,载玻片,滴管等。 模拟“血型鉴定” 新课探究 红细胞凝集原 A型凝集原 B型凝集原 红细胞凝集原 血型 A B A和B 无 A B AB O 红细胞 红细胞凝集成团 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血清凝集素 抗A凝集素 抗B凝集素 红细胞凝集原 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