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68613

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5346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中考,一模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双基随堂练习卷 九年级语文 (本试卷共23道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簇新(zù) 旗帜(zhì) 惆怅(chóu) 心矿神怡(kuàng) B. 捷报(jié) 探视(tàn) 谚语(yàn) 无精打采(cǎi) C. 装饰(shì) 却懦(qiè) 歌谣(yáo) 不屑置辩(xiāo) D. 拘泥(ní) 鼎盛(shèng) 犀利(lèi) 取义成仁(rén)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簇新(zù)——— cù,心矿神怡———心旷神怡; C.却懦———怯懦,不屑置辩(xiāo)———xiè; D.拘泥(ní)———nì,犀利(lèi)———lì; 故选B。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不断地受到传统文化的_____,如同微风_____心田,渐渐塑造了我们的灵魂。_____的情感,如同清泉流淌,洗净了世俗的尘埃,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纯净。我凝视着远方,思绪万千,_____心怀真诚,就能在生活中找到那一抹独特的色彩,就能让心灵绽放出最美的光芒。 A. 熏陶 轻拂 真挚 只要 B. 熏染 轻拂 真正 只有 C. 熏陶 轻抚 真正 只有 D. 熏染 轻抚 真挚 只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熏陶:比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熏染:熏陶与沾染。“熏染”跟“熏陶”都指由于长期接触某种人或事物而对人产生某种影响。“熏染”多用来指受到某种不好的或者说不良的影响,含有贬义;而“熏陶”含有褒义。根据语境,“我们收到传统文化的”后应选“熏陶”; 轻拂:指轻轻地拂过,用很少力量或压力地拭去或甩动。轻抚:轻轻用手抚摸。结合“微风”一词,应选择“轻拂”; 真挚:意思是真诚恳切,多指朋友之间的感情。真正:意思是指名实完全相符;结合“情感”一词,应与“真挚”搭配为“真挚的感情”; “只要”和“只有”都是表示条件的关联词。结合“就能在生活中找到那一抹独特的色彩,就能让心灵绽放出最美的光芒”,关联词搭配应为“只要……就”,故选择“只要”; 故填写的词语应为:熏陶 、轻拂 、真挚、只要。 故选A 3.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与魂,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历史的厚重。②它如同一座宝库,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滋养着我们的心灵。③文化自信,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豪与坚守,更是我们在时代洪流中挺立潮头的力量源泉。④它让我们以更加坚固的信念和昂扬的姿态,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文化魅力。 A. 第①句中,“千年的智慧与历史的厚重”是并列短语。 B. 第②句中的“它”,指的是“传统文化”。 C. 第③句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D. 第④句有一个词运用不当,应该将“坚固”改为“坚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短语类型、代词指代、复句类型以及词语的恰当运用。 C.说法错误。第③句前后两个分句分别阐述了文化自信是对传统文化的自豪和坚守,更是挺立潮头的力量源泉,后面分句所表示的意思比前面分句更进一层,二者在意义上递进关系。 故选C。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燕》的作者高尔基,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等。 B.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C. 《送东阳马生序》的“序”,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D. 《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C.《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作者宋濂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道为学之难”,勉励马生刻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