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71303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实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6-0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97319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学期,解析,试题,地理,考试
    2023年春学期八年级地理试卷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个0.5分,共10分)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东向西 B.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 C.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D. 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2. 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当天,地球公转至( ) A. 甲点附近 B. 乙点附近 C. 丙点附近 D. 丁点附近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A错误;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B错误;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C正确;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可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地球公转至乙点附近;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地球公转至丁点附近;太阳直射赤道,丙为秋分,9月23日前后,甲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当天,2020年6月23日,地球公转至乙点附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正在该区域进行地理野外实习的大学生,准备在图示区域宿营。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宿营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区域地形类型为盆地 B. ②地位于④地的西北方向 C. ①地和②地的相对高度为100米 D. ①②③④地中,有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① 【答案】3. D 4. D 【解析】 【分析】 3题详解】 读图,①处为山谷,夜晚一遇暴雨,可能有泥石流、山洪等灾害,故A不适合。②处等高线密集为陡坡,故B不适合。③处等高线重叠,为陡崖,故C不适合。④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为山脊,且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适宜宿营,故D适宜宿营。故选D。 【4题详解】 读图,该处的等高线指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峰地形,故A错误。根据一般定向法,②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故B错误。图中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等高距为50米,故①地和②地的相对高度为50米,故C错误。①②③④地中,①处为山谷,有可能发育成河流,故地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需要正确识记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基本地形,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别方向以及计算相对高度。 影片《一路向南》中,故事主人公于阿拉斯加(a)会合,开始了他们的美洲穿越计划。他们从北极圈出发,一路向南,以阿根廷最南端(b)为目的地。读世界等温线分布局部图。 完成下面小题。 5. 从会合地到目的地气温的变化过程是 A. 逐渐升高 B. 逐渐降低 C. 先升高再降低 D. 先降低再升高 6. 在狭长的南美洲南部地区,东西两侧都濒临海洋,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如右图),其影响因素是 A. 植被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纬度位置 【答案】5. C 6. 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等温线图的阅读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5题详解】 会合地在北半球北部,气温低,目的地南半球南部,在从会合地到目的地中间经过赤道,气温的变化过程是先升高再降低,选项C正确。 【6题详解】 南美洲南部地区,在南纬40到60度之间,常年以西风为主,虽然东西两侧都濒临海洋,但是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安第斯山脉东侧背风坡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侧迎风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正确选项是C。 【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