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凉的扇子》教学实录 课题:风凉的扇子 教材版本:冀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6课 教材分析: 《风凉的扇子》是小学三年级设计 应用这一领域的课程。学生对扇子这一生活用具并不陌生,通过了解扇子的历史和动手制作,使学生感受扇子的美,同时学生在了解扇子文化的过程中培养其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喜欢动手制作类课程,根据他们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设计制作一把扇子的同时体验创作的乐趣,如何创新地设计出扇子的外形是本课的难点。通过欣赏古今中外的扇子图片以及同龄人的优秀作品,使学生思维得以拓展,从而激发学生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联想进行创作。 教学目标: 1、能用合适的材料制作一把实用又美观的扇子。 2.逐步形成学生设计、创新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3.感受扇子的文化,感受扇子的美,体验做扇子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做一把美观又实用的扇子,体验做扇子的乐趣。 难点:扇子的外形创新设计与扇面的装饰。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一节设计、制作课。教学设计包括课前欣赏→探究→创新→实践四部分。学生在欣赏、自主探究创新及制作中发现美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传递了一种文化传承的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思维,使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教具、学具:选用教具为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相结合。学生准备废旧挂历纸、硬包装纸、彩笔、宣纸、彩色纸、双面胶、胶水、竹片、水粉颜料等综合材料,同时老师为同学们准备各种材料以供选择。 课堂教学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有风身不动, 一动就生风, 人间不用我, 要等起秋风 这则谜语打一样用具。 (生纷纷猜测) 生:扇子 师笑着说:你们猜的还挺快。谜底就是扇子。虽然在炎炎夏日里空调、电扇早已深入千家万户,可是扇子因为经济实用、小巧玲珑、携带方便,仍为人们所喜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风凉的扇子》(展示课题) 二、引导制作: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扇子,你们想不想看呀? 生:想(异口同声) 师:咱们要一边看一边想,观察一下扇子有什么特点,你最喜欢哪一件? (播放多PPT课件) (师生共同欣赏扇子作品。) 师:我看到好多同学在观看的时候目不转睛,还发出了发出惊叹声,看来大家都被屏幕上的扇子吸引了,因为时间的关系咱们就先欣赏到这,谁先说说你的想法? 生1:扇子大多是半圆型和圆形的。我喜欢那种半圆型的,我觉得它展开像孔雀的尾巴。 师:你说的半圆型是这样的吗?师打开一把折扇,故意放慢张开的速度。 生2:我补充,扇子有的能折叠有的是固定平面的。 师:你补充的很关键。 生3:扇子上有很多美丽的图形,我喜欢那个用羽毛作出的,我觉得摇起它一定很神气。。 生4:我喜欢那个上边画着荷花的扇子,我觉得它很典雅,像电视里的小姐拿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不错,下面老师就给大家来补充介绍:我国最早的扇子是用雉尾制作的一种长炳扇,但在当时并不是用来招风纳凉的,而是仪仗用的饰物。然后是团扇,后来出现折叠扇。扇子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多在扇面上题咏绘画,用起来风韵雅致,潇洒大方,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有关扇子的逸事传闻,一些名震一时的书画家在扇面上作的书画,更使小小的扇子身价倍增 。 师:老师叫同学们课前收集关于扇子的资料或者带来家里的扇子,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生1:我手里的扇子是折叠的,上面有山水画,背面是书法,上边的字是爷爷的同学写给他的。 师:具有留念意义的扇子,传递着朋友之间的友谊。 生2:我的扇子是可以透过去的,镂空的,还能发出阵阵香味,不信你们闻闻。 生3:我这把扇子只有巴掌那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