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77942

2024届四川省广安市等九市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高中物理(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123848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届,解析,原卷版,物理,高中,试题
    广安市高2021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 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同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亭后,再远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Ⅰ卷(共计126分) 一、选择题: 1. 图(a)所示的送餐机器人从过道上甲处静止出发做直线运动到乙处停下,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b)。若将机器人视为质点,则从甲到乙机器人的运动依次是(  ) A. 匀加速运动,匀速运动,匀减速运动 B. 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匀速运动,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C. 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匀速运动,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D. 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 可得,若图线为抛物线,则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x-t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不变,再减小,则物体应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再做匀减速运动。 故选A。 2. 科学史上,有一项发现的核反应方程是。如图,让核和X核从S点沿图示垂直于磁场的方向进入有界匀强磁场区域,若仅考虑磁场对核的洛伦兹力,则在磁场中(  ) A. 核和X核的径迹均在Ⅰ区 B. 核的径迹在Ⅱ区,X核的径迹在Ⅰ区 C. 核和X核运动的半径之比一定为17:8 D. 核和X核运动的周期之比一定为17:8 【答案】D 【解析】 【详解】AB.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所以X为质子,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在S点两粒子均受到竖直向下的洛伦兹力,其径迹均在Ⅱ区,故AB错误; C.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所以 由于两粒子的速度大小未知,所以不能确定半径大小关系,故C错误; D.粒子运动的周期为 所以运动的周期之比一定为17:8,故D正确。 故选D 3. 如图,甲、乙、丙是地球赤道平面内绕地心运动的三颗人造卫星,甲、丙的轨道为圆,乙的轨道为椭圆。则三颗卫星(  ) A. 在轨道上运行的周期关系是: B. 在轨道上1、2、3位置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 C. 在轨道上1、2、3位置的速率关系一定是: D. 在轨道上1、2、3位置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关系一定是: 【答案】B 【解析】 详解】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卫星在1、2、3轨道运行时轨道半径或者半长轴增大,所以周期增大,即 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所以 卫星在1、2、3处与地球球心间的距离增大,则加速度减小,即 故B正确; 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所以 所以 但无法确定v2与v3的大小关系,故C错误; D.由于不知道三颗卫星的质量关系,所以不能确定在轨道上1、2、3位置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4. 钢架雪车是一项精彩刺激的冬奥会比赛项目,运动员起跑区推动雪车起跑后俯卧在雪车上,再经出发区、滑行区和减速区的一系列直道、弯道后到达终点、用时少者获胜。图(a)是比赛中一运动员在滑行区某弯道的图片,假设可视为质点的人和车的总质量m=90kg,其在弯道上P处做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模型如图(b),车在P处既无侧移也无切向加速度,速率v=30m/s,弯道表面与水平面成θ=53°,不计摩擦力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则在P处(  ) A. 车对弯道的压力大小为900N B. 人对车的压力大小为1500N C. 人和车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67.5m D. 人和车的加速度大小为7.5m/s2 【答案】C 【解析】 【详解】A.对人和车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几何关系有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车对弯道的压力大小为1500N,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