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878356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件(共29张PPT)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4-05-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248590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9张,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二,PPT
  • cover
(课件网)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统编版)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目标与核心 时空定位 梳理与探究 对点训练 本节精练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认识劳动工具的变化与主要劳作方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认识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探究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及主要的劳作方式,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认识不同劳作方式的特点及概况,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让学生认识并分析古代劳作方式对中国的贡献,培养勤奋劳动、建设国家的家国情怀。 二、时空定位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它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的含义是人巧模天工开创万物,即人利用自然规律制造生产工具,开创物质财富。 导入新课 三、知识梳理与探究 目录 农业工具的变化 壹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贰 劳作方式的发展 叁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1.耕作工具的变化 时期 变化 材质 趋势 原始社会 新石器晚期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南北朝时期 石、木、蚌(耒耜) 青铜器农具(数量少) 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小亚细亚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 铁农具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 出现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石、木头、骨头 青铜器 铁 生产效率逐渐提高 自主学习1:根据教材,梳理中国古代耕作 工具的变化情况。 中国古代耕作方式不断演变,西周“千耦其耘”;战国“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秦汉以后,则是“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这种演变反映的本质是 A.人口的增加 B.土地的开垦 C.生产力的进步 D.劳作方式的变化 对点训练 D 【探究一】生产工具的发明是怎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 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耕作方式变革,推动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 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增加,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和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提高了灌溉效率,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刀耕火种 石器锄犁 铁犁牛耕 靠天吃饭 主动参与 用农具解放自己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两汉时期:出现耦犁和犁壁,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隋唐: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并为后世所沿用。 铁犁牛耕发展 唐朝末年著名文学家陆龟蒙在《耒耜经》中对某一农业生产工具有过这样的记载:“它是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该农具 A.以自然力为动力 B.从北方逐渐向南方区域推广 C.最早产生于宋朝 D.是中国古代耕犁成熟的标志 对点训练 D 体现了逐步解放人力 生产工具进步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1.耕作工具的变化 自主学习2:观察图片,体会生产工具进步的影响 材料:战国时期以来,铁农具是古代中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它的产生标志着石器时代的彻底终结。铁农具是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的决定性因素,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铁农具为兴修大型水利工程提供了物质上和技术上的基础;第二,铁农具促进了粗放农业向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转化;第三,铁农具为封建帝国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总之,铁农具伴随着人类社会从远古走来。丛它诞生之日起,就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农业生产,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直到现在,铁农具仍然在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我们相信,铁农具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